“这是大城市哩,出门在外不比家里头,啥人都要防着,一定要长个心眼子!”祥子叔再次提醒嘱咐道。
姑父像是小鸡啄米一样点头,祥子叔眨了眨眼睛,随后说道:“明儿俺要去先办点事,这两天儿你自己骑着车去转悠出摊!”
“叔儿,您要去做啥啊?”涉世未深的姑父张口就问,也不知道该不该问。
祥子叔有点不高兴地瞅了姑父一眼,慢慢悠悠地说道:“俺再嘱咐你一句,什么时候嘴巴千万都不能比脑子快,懂吗?”
被祥子叔这一呵斥说道,姑父才知道自己问了不该问的,于是点点头,低头回应了一声嗯之后便不说话了。
第二天一早,姑父早早的起床了,准备推着自行车出去出摊转悠了,祥子叔却是一把拉住了他,说道:“哎,你咋也不看看这是啥时候哩?”
“叔儿,这天都亮哩,咋不能出摊哩!”姑父一字一句地问道,很是疑惑。
祥子叔挠了挠头,有点埋怨地说道:“这里不比村里,城里的人都是上班的哩,人家7点多起床的哩,你这么早出去,到处喊,人家嫌弃你哩,晚点再出去哩!”
姑父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学问了,不禁挠了挠头,憨笑一声:“咱村里不都是听到鸡叫就起床哩,俺还以为……”
祥子叔看着血气方刚而又有些稚嫩的姑父,微微无奈地摇了摇头,道:“看来俺还是要教一教你这城里的规矩,来跟俺进来!”
说着,祥子叔便把姑父拉进了小平房之中,开始了对姑父清晨一小时的教育。
“说我!”
“喔..喔…”
“不是喔,是我!”
“我…我!”
“对哩,是我!”
…………
在祥子叔的清晨一小时培训之后,姑父推着自行车走了出去,姑父说,没想到他第一次来到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是一个人开始跑江湖,这样的日子连续了将近半个月。
当时我激动地问,那姑父有没有找到宝贝啊?
姑父笑了笑,说,你以为这宝贝是这么好找的啊?
像是山药啊,满地里捡就是了,我当时就好奇了,问,不是都说南京是六朝古都吗?
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宝贝啊?
有,当然有!
姑父回答道,随后跟我说,何止是宝贝啊,后来还碰见了一个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女人!
一听到女人这词,我当时就激动,怀着自己无比巨大的好奇心问,姑父,这是不是你初恋?
姑父点了点头,笑了笑,算是初恋吧,不过,也只是拉拉手而已啊!
真是想不到啊,这老实巴交的姑父还有这一面一套的,还搞个初恋出来,看着姑父那微微有些惆怅的脸庞,我当时深度的怀疑,这很有可能是姑父的单方面恋爱。
为了证实我这一观点,我马上问姑父,这位….阿姨,长得漂亮吗?
漂亮!
姑父毫不犹豫的回答了我,搞得我一个激灵差点没有摔倒在地上,嘴角抽搐的我随后问,这位阿姨的名字。
姑父说她叫王静!
当时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总是感觉怎么有点那么的熟悉,但是就是想不起来了,王静,怎么这么熟悉啊……
忽地,天空一阵飞机的响声,像是一道雷电一样劈中我的大脑,顿时间,我知道了那个王静为什么听起来这么熟悉了….
姑父,那你还想她吗?
想!
姑父又一次毫不犹豫地回答了我的问题,顿时我就懵逼了,哪有这样的人啊!
占着锅里,吃着碗里,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姑父的份上,我高低给你整两句骚的!
姑父在说完话之后,想了想,又感叹道,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想又能怎么样呢?
看着姑父脸上一片的吹嘘模样,我不禁联想到了韩剧里面的三大特点,癌症、车祸、治不好…..
难不成会是像韩剧里面那样吗?
正当我在幻想着故事的开始之时,姑父继续说道,那一天早上,他骑着二八自行车还没有走多久,便在一栋家属楼里接到了来南京的第一单!
姑父说,那是一位年纪颇大的老奶奶,虽说是人老,但是看上去很精神,花白的头发梳的整整齐齐。
一身朴素的衣服看起来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个子不高,拄着一个拐杖,听到姑父在楼下喊叫,便透过窗户将其喊了上来。
“喂,楼下磨刀的小伙儿,啊大缸能不能锔啊?”老奶奶扯着嗓子问道。
姑父说南京人说话,总喜欢带一个阿字,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这就是方言的魅力吧。
“能锔哩!”姑父抬头扶着自行车回应着。
“啊那你上来吧,我家在四楼!”老奶奶给出了楼层,姑父喊了一声好哩之后便提起了自行车上的两个工具箱,走进了这老式的筒子楼。
姑父说,这是他第一次进楼房里面,不感觉怎么累,分分钟就爬上了四楼,老奶奶早就在门口等着姑父了。
见姑父小喘地带着工具箱上楼来了,老奶奶很热情地将姑父请到了屋子里面。
一进屋子里面,姑父简单的环视了一周,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那种两居室,在那个年代,能住得起两居室的人,那可都不是一般人。
姑父说其他的记得不太清了,就知道客厅里摆放着一台可视长虹彩电,崭新的很,一旁的淡绿油漆柜子上一个有底座的小电风扇吱扭扭地转个不停。
那时候的南京很热,家里能有电风扇的,绝对是有钱人,在姑父看来,这老奶奶家,估计十有八九是干部家庭。
“就这大缸,有一道缝,你看看能不能锔!”老奶奶指着深灰色的大缸说道。
姑父看了看这一道大缝子,估计有20厘米长,不禁疑惑地问道:“这是咋弄的哩?”
“哎,年初吃完腌菜的时候,儿媳妇没搬住那腌菜石头,碰了一下才开的缝!”老奶奶微微有点伤感地说道。
“能锔吗?”老奶奶小声地问道。
看着姑父是个年轻的师傅,当时老奶奶都有点怀疑姑父的手艺行不行,姑父笑了笑道:“有啥不能锔的,您瞧好就是哩!”
说完,姑父先从小工具箱之中抽出了小锤子,在这裂缝的周边轻轻地敲了起来。
然后不断地爬在大缸边上,听着敲击出来的声音,姑父说,这锔缸,和锔碗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锔缸需要先敲后补。
为啥要先敲?
因为要先用锤子敲击缸体,用声音判断缸的受损程度。
在确定之后受损程度之后,开始像锔碗一样在裂纹的两侧钻好眼,钻眼的距离要根据锔子的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