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木盒的秘密:罪孽与救赎的证据
夜里回到家,她脱下外套,走进父亲的书房。
多年未动的老屋静得发沉,桌上那盏绿头台灯一亮,昏黄灯光洒在书页和灰尘上,时间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唐诀,摸了摸马奈的油画,想起以前总拿着幅画挤兑爸爸。
此时此景,心里又是一阵疼痛。
转头,她发现,
书桌上摆着一个不起眼的木盒。
牛皮纸封着,边角歪歪地写着三个字:“留给诀。”
她怔住片刻,撕开封条。
盒子里,没有黄金珠宝,也没有公司合同,只有一叠又一叠的报纸剪影。
她一翻,熟悉的标题扑面而来:
《市井起家的放贷枭雄:唐和权》
《利滚利背后的财富帝国》
《和尚信贷,高利贷灰色地带调查》
《财富堆在哭声上:一个富豪的崛起路径》
每一篇都似一把刀,直指他冷硬的心脏。
讽刺、质疑、甚至诅咒——
她看得眼酸,却忍不住一页页翻完。
他没辩解过一句,也从不试图澄清,
却将这些辱骂一张不漏地剪下来,封存。
毕竟这是刀口子上舔血,灰色地带的产业,她指尖微颤,许久,才喃喃问:“你到底扛了多少东西?”
接下来几天,她开始整理父亲留下的文件。
每一份账本、每一个合同,都规整无比。
直到在一沓信封最底,她找到另一批东西。
慈善捐款收据。
有给山区小学的,有给退伍军人的,
有孤儿院的,还有白血病患儿的医疗款。
每张都写着“匿名”,落款地址却不是唐家公司,
而是那栋早就拆迁的破楼,他年轻时住过的地方。
她屏住呼吸细数,总金额破百万,年年不断,遍布全国。
唐诀倏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那句话:
“我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
这匿名捐助的地址,是父亲年轻时住过的破楼…难道这就是他所说的‘干净’的来源?是用染血的钱,去填补另一端的亏欠?
这个被骂成魔鬼的人,生前从不谈慈善,甚至对他人“捐款作秀”嗤之以鼻。
可他做的,远比那些“摆拍”来得实在、持久、不为人知。
她坐在书桌前,沉默很久。
那一刻,她心里有个东西轻轻裂开,又缓缓生出火光。
21:我非他,亦非善类
“我会继承这家公司。”她轻声说。
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某个穿过岁月、站在背后的影子交代清楚。
“但我不会用你的方式。”她低头看了眼桌上的遗嘱副本,指尖轻轻掠过那串资产清单,仿佛不是在触碰数字,而是在摸索一座荒芜之地的地形图。
“你说过,人敬拳头,不敬眼泪。”
现在,她抬起头,眼里有光。
那种冷静中带火,温柔中带锋的光,不是灯光,不是日光,是自我燃烧后凝成的微光——属于她自己的,不依附于谁的形状,不臣服于谁的阴影。
她眼神坚定:“可我想试试,能不能让人,既敬我拳头,也不怕我眼泪。”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愣了一下。
因为她知道,这不是一句宣言,是一次脱壳,是她正式脱离“唐和尚的女儿”这个称谓,从此以“唐诀”之名,独自一人,走进风浪。
唐和尚的世界是黑与白。
忠与逆,利与害,赢与输。
他看得清楚,划得干净,哪怕自己满身血泥也要保住手里的牌局。
他的手段就是老刮刀,锋利、粗粝、直接割肉。
但她不是他。
她在伯克利接受的是系统性的商业训练,从宏观经济到行为金融,从风险控制到伦理决策,每一课都在告诉她,企业的生存不靠杀伐,而靠结构和信任。
她学过的案例、分析过的模型,早就让她明白,持续增长不是靠压迫,而是靠协同;真正高效的市场,不是丛林,而是生态。
父亲留给她的不只是资产,不只是戒心,不只是江湖手腕。
而是一片,他没来得及踏足的、混沌复杂的中间地带。
他用他的方法,为她开出一条血路。
她要做的,是从这条血路里,摸索出自己的规则——
不是延续,也不是背叛,而是脱胎换骨。
是一种全新的继承。
是一次用现代商业思维,对旧江湖逻辑的升级重构。
是一种,把“唐诀”活成“唐诀”的方式。
是一条在黑白之间摸索出灰度,再从灰度中,建构出透明、信任、有温度的正路。
那是一条属于她自己的路。
她会走下去。
哪怕一路颠簸,哪怕一身狼藉,她也要,一寸寸,走出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