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文学
扫文推文我们是认真的

第4章

紧接着,窗户从里面拉开,姜老太端着一盆凉水兜头泼过来。

“宋建国算个屁,等他回来,老娘就和他离婚,让他净身出户。宋耀祖,你少在我家门口骂骂咧咧,再不走,老娘要你命。”

宋耀祖站在台阶上,躲闪不及,淋成落汤鸡。

冬日滴水成冰,冷风刮过,不知是冷的,还是让姜老太凶神恶煞的样子唬住,宋耀祖抱着手臂,猛地一哆嗦。

他妈…要和他爸离婚?还让他爸净身出户?

他妈不是脑子坏了,他妈是疯了!

国家规定婚姻自由,可当下这年代哪有人离婚!

难不成他妈外面也有人了?

宋耀祖不管原因为何,过了半辈子的父母离婚,他可丢不起这个人,眼珠一转,拔腿往城外农村的奶家跑去。

眼瞧着宋耀祖火燎屁股似的跑远,姜老太丝毫不关心,关上窗户,一屁股坐回床上,娴熟地盘起两条短腿,胸口快速起伏。

上辈子小白眼狼怎么对她。

这辈子,她就怎么对小白眼狼。

大口喘着粗气,姜老太竭力平复情绪。

床前,女儿们齐刷刷站成一排,皆是一头雾水。

她们长这么大,姜老太接人待物一直都是轻声细语,不仅没对人发过脾气,在人前,甚至没大声说过话。

爸有多偏疼宋耀祖,街坊四邻无人不知。

她妈今天大发脾气,像换了个人似的,让大姐把王家彩礼钱退回去,动手打了小弟,一气之下,还把小弟赶出家门……

完了完了!

闹到这番地步,等爸回来,肯定不会轻易罢休。

她们姐妹几个自幼挨打习惯了,倒是无所谓,只是她妈该怎么办……。

想到这,姐妹几个打心眼里担心姜老太。

老二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端起桌上的搪瓷茶缸,递到姜老太面前,尽力补救道:“…妈,你消消气,小弟年纪小不懂事,你别和他一般见识。这大冷天的,小弟在外面待久了,容易冻出个好歹,不如我去把小弟找回来……”

老二话未说完,就感受到姜老太凌厉迫人的视线,立马闭嘴,不敢再多说半个字。

“从明个开始,文化宫舞蹈队不许去了,和老大一样,回学校念书去。”

姜老太冷着脸,接过茶缸。

上辈子,这个时间,老二已经和赞助舞蹈队的唐老板眉来眼去。

好在这个年代风气相对保守,况且对方已有家庭,不敢随意逾越雷池。

现在,俩人还属于郎有情妾有意,但没捅破窗户纸的地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妈,我不想上学!”老二揪着胸前的乌黑发亮的长辫子,她只是来劝姜老太,没想到引火烧身。

她不是故意和姜老太唱反调,事实上,她不如老大,打小就不是学习的料,坐不住板凳,看到书本就犯困。

初中一毕业就去舞蹈队跳舞。

好些年不碰书本,她妈一时兴起,让她回学校念书,还不如杀了她,来的痛快。

再说了,爸支持她和唐老板搞对象,她妈之前也没反对过,怎么突然就转性,不让她去舞蹈队了!

姜老太深知女儿们尚且不清楚,她是带着前世记忆重生回来的。

对于她的转变,女儿们短时间内无法接受。

既然如此,她无需过多解释,只管拿出当妈的威严。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啪一声,宽厚的手掌拍在桌上。

姜老太忍着手心的疼,愤然站起身,拔高嗓门呵斥道:“我说让你去学校继续念书,你听不懂人话啊。这个家里,你是当妈的,还是我是当妈的?”

姜老太气势过于彪悍强势,老二没见过这阵仗,吓得缩了缩脖子,忙点头答应:“妈…我听懂了。舞蹈队,以后我不去就是了。”

姜老太板起脸,又道:“明天你回舞蹈队宿舍,把你自己的东西统统收拾回来。有人问你,你就说响应国家号召,要以学业为重。你的离职报告,我改天亲自交给你们队里领导。”

话毕,又道:“我花学费供你念书,你要是耍心眼旷课逃学,我扒你皮。”

老二哪敢不点头同意,今天她妈实在是太强势了,像换个人一样。

姜老太教训完老二,又看向老三老四。

想到前世她们被丈夫卖去夜总会,后来生死下落不明,心脏就一揪一揪的疼。

她强忍着内心难过的情绪,朝她们招了招手。

“三妮,四妮,你们过来。”

老三老四不懂姜老太是怎么了,姐妹俩对视一眼,嗫嚅着上前一步,握住姜老太满是老茧的手。

“屠宰厂的活,你们俩不准去做了,以后安心上学,让你大姐帮你们俩补习落下的功课,早些把成绩追上去。”

前世,丈夫宋建国为了满足小儿子的开销,逼着还没成年的女儿去打零工赚钱。

屠宰厂那种地方,又脏又累,满地血水,而且厂里都是些五大三粗的男人,夏天干活时光着膀子,扎堆爱说些没羞没臊的荤话。

老三老四是双胞胎,十五岁的年纪,脸皮薄,让那些男人追着开-黄-色玩笑,不敢反抗,更不敢和外人说。

而且,常在屠宰厂里干活,老三和老四身上总是带着洗不掉的腥臭味,以至于她们被同学排挤嘲笑。

姐妹俩的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宋建国更没了让她们读书的心思,早早让她们辍学,又嫌弃她们在家里吃干饭,所以后来讨债的人上门,宋建国没有犹豫,忙不迭让对方把两个女儿带走。

她是重生回来,深知这个年代没有学历贬值。

高考刚恢复,随便一个高中文凭,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读书明理,虽说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养活自己,不至于让人左右命运。

“…妈,大姐二姐回学校念书,如果我和老四也念书,咱家供不起的。”

妈不让她和老四去屠宰场打工,她打心眼里是愿意的。

可是,家里的经济情况,她也知道。

一下子供四个学生,每年学费就是笔不小的数目。

妈一个养活一大家子就够累的了,她们不想再给妈添麻烦。

“钱的事,不用你们操心。”姜老太欣慰地看着体贴懂事的女儿们,“明天一早,我就去你们舅舅的服装厂倒腾些衣服,再去咱家附近的小市场支个摊位,你们只管用心学习,赚钱的事交给妈。”

闻言,几个女儿不禁诧异。

“妈,你也要和隔壁刘大娘一样做生意?”

姜老太:“现在政策开放,合法合规赚钱,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这一世,不仅要成为女儿们的依靠,还要给女儿们当好榜样,让女儿们知道男人可以不找,但钱包必须是鼓的。

只有钱包鼓了,做人腰杆子才硬气。

特别是老二,长期让宋建国洗脑,单靠她口头说教,即便嘴皮子磨破了,也未必有多大效果。

需要她这个当妈的以身作则,给女儿们当好榜样。

不过,提到隔壁邻居刘嫂子,她为人胆大,能说会道,政策还没开放前,就冒着被红袖标抓起来,蹲笆篱子的风险,时常出入黑市倒买倒卖。

在做生意这方面,刘嫂子是她的前辈。

店铺位置怎么选,人流量大,客源多?

怎么和顾客打交道?

怎么拍市场监督员马屁,让对方多加通融?

这里面都是学问!

姜老太“初来乍到”,算是刚入行的新人,自然需要上门取一取经。

想到这,姜老太没多犹豫,从厨房柜子下面拿出一包红糖,嘱咐女儿们自己做饭吃饭,不用等她。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