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斗胆,以为……”
其他皇子见大哥扶苏直言朝政弊端,非但未受责罚,心情放松不少,总算找到了方向。
于是纷纷开口,严肃指出朝中问题。
但相较扶苏,他们的观点毫无新意,不过是些减少劳役、让百姓安居之类的话。
这些陈词滥调让嬴政怒不可遏,脸色铁青。
看着这些皇子,嬴政心中充满失望,一股苍凉之意涌上心头。
轮到胡亥了。
“儿臣以为,南征百越不但不可停止,还应增派兵力,大军压境,一举击溃!”
“我大秦乃统一六国的王朝,开疆拓土天经地义,小小百越怎可阻挡秦朝前行!”
“几位兄长提到的劳民伤财之论,儿臣以为,拖延下去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
“速战速决,吞并百越,以壮我大秦!”
胡亥言辞坚定,气势十足。
先前,胡亥的老师赵高曾向嬴政提及其称霸天下的野心。
此刻,胡亥不管对错,只求嬴政欢心。
因此,在南征百越的问题上,他毫不犹豫地迎合。
跟从赵高的教导,胡亥在治国才能上并无显著提升。
胡亥在揣摩圣意、观察言行上倒是学到了不少技巧,而这些手段竟让他在朝堂上显得格外抢眼。
“嗯,不错!”
与其余皇子的默默无声不同,胡亥的回答得到了嬴政难得的表扬。
就在嬴政准备宣布问政结束时,朝堂上突然有人出声:“父皇稍等,儿臣还未发言。”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是嬴子云——那个素来被称为废柴的九皇子。
嬴子云这一喊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你……”嬴政皱眉,欲言又止。其实嬴政并非无视他,而是有意避开,毕竟嬴子云一直被认为是无能之辈,这种家国大事上开口只会出丑。但即便嬴子云如此无用,作为亲生父亲,嬴政也不想让他当众出丑。
然而,嬴子云不仅没有察觉到父皇的心思,反而主动站了出来。这让冯劫冷笑一声,“真是无知者无畏。”
整个朝堂都屏息以待,显然这是一个尴尬的局面。胡亥和众臣工都带着幸灾乐祸的目光看着嬴子云。
“父皇,儿臣同样是皇子!”嬴子云冷静开口,“今日问政面对的是皇子,儿臣自然有资格参与。”
赵高在旁冷笑,心中骂道:“真是个十足的傻瓜。”
“好,那朕问你!”嬴政忍住怒火,“是要指出国事弊端,还是弹劾大臣?”
嬴子云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答案:“都不是。”
嬴政更加疑惑了,“那你为何要站起来?”
嬴子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儿臣的意思是今日既非指出国事弊端,也非弹劾大臣,而是……”
说到此处,他故意拖长了语调。嬴政实在忍不住了,“你说,到底是什么?”
嬴政脸色阴沉,声音提高了不少。这朝堂之上岂容玩笑?若嬴子云说不出个所以然,他恐怕得动真格了。整个朝堂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若赢子云真是在胡来,今日这场廷议便不再是看热闹那么简单,搞不好会闹出人命。那可是始皇帝啊,自古至今,谁敢对始皇帝这般戏谑?
片刻的寂静后,赢子云微一拱手,缓缓说道:
“儿臣今日要弹劾父皇!”
……
“这家伙竟敢说出这种话!”
赢子云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陷入沉寂。
先前那些等着看戏的大臣们,此刻眼睛都快瞪出来了,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人人都知道,秦朝的九皇子向来是废物一个,可谁能料到,他竟到了这一步!
弹劾始皇帝!
就算是连吃三天熊心豹子胆的人也不敢这样做啊!
“什么?”
“要弹劾朕?”
不仅是大臣们,连嬴政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没错,儿臣就是要向父皇提出弹劾!”
赢子云语气清晰,再次肯定。
嬴政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难得没发怒,反而带着笑意。
“好,既然你想要弹劾朕,那就说出来吧!”
在他看来,赢子云终究是他亲生的儿子。
就像从前那样愚笨不堪,即便如此,他也觉得脸上无光。
但至少现在胆量不错,让他弹劾又有何妨?
始皇帝何惧天下之人,难道还会害怕自己的亲生儿子不成!
“首先,儿臣弹劾父皇太过仁慈,行事软弱,身为一国之君,如此柔弱,如何树立威严!”
“其次,儿臣弹劾父皇不但误了自身,更是误了我大秦!”
看着赢子云掷地有声的质问和镇定自若的表情,嬴政心中有些发懵。
要知道,按他对赢子云的了解,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仗着朝廷的势力,在外横行霸道。
可是一见到他,就胆小如鼠,甚至不敢直视。
如今这般冷静从容,变化实在太大,仿佛换了一个人。
难道他真的开窍了,即将有所作为,让人刮目相看?
想到这里,原本怒火中烧的嬴政,此刻反倒没了那么强烈的愤怒,反而来了兴趣。
“那你倒说说,朕究竟哪里软弱了。”
“又是如何耽误自己,耽误大秦了!”
对于赢子云的指控,嬴政实在无法理解。
什么叫仁慈软弱?这个词语用在自己身上,合适吗?
当年扫平六国时,嬴政杀了多少人,世人不是都说他嗜血成性吗!
如今百官战战兢兢,不正是因为他们畏惧他那无上的皇威吗?
哪里还有半点仁慈可言!
再说耽误自身于大秦,更是荒谬至极。
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足以支撑他嬴政以及整个秦朝,绝不能说是耽误。
这时,赢子云也开口了。
“父皇为了扩张秦朝疆域,向南越出兵,又为防备匈奴修建长城。”
“这两项壮举本身并无过错,即使有错,也是罪在当时,功在后世!”
“然而,那些腐儒儒生却对父皇穷兵黩武的行为百般非议,说是残害百姓!”
“他们目光狭隘,将父皇赦免六国旧臣、减轻赋税等善政视而不见。”
“更荒唐的是,有人还将天灾归咎于父皇,说什么征伐六国导致杀戮过多,招致天谴!”
“面对这些儒者的蛊惑人心之言,父皇不仅不加制止,反而一味退让,这难道还不算是仁慈过度吗!”
在众多大臣的注视下,赢子云直言弹劾的缘由。
就在百官尚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时,有一人慌了,这人便是淳于越。
“荒谬!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怎敢颠倒黑白、胡言乱语!”淳于越因愤怒已全然忘了君臣礼仪,大声咆哮,竟称呼秦九皇子为乳臭未干之人。
这并非是他控制不住情绪,而是嬴子云所言之事足以引发巨大后果。一旦这些话传开,儒家可能面临毁灭性打击!
此刻群臣无不震惊。
“这位九皇子实在胆大妄为!”蒙恬与李斯心中同时浮现这样的念头。
事情已经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挑起这一切的正是众人公认的废柴——九皇子!
表面上看似针对祖龙,实际上是要将整个儒家连根拔起!
要知道,儒家的势力虽不及皇家,但也相差无几。虽无兵戈之利,却有遍布天下的儒生与无数学府。
朝廷中的官员也有不少是儒家出身,而儒家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
天下读书人大多渴望成为圣人门徒,而在当今时代,读书并非易事,需花费大量财富。因此,能够读书者多为富贵人家,大秦权贵几乎都以儒学为纽带紧密相连。
这一势力不可小觑,即便如此,秦王对儒家也是多方忍让。
然而,今日嬴子云却毫无顾忌,公开向秦王发难!
听闻淳于越的呵斥,嬴子云顿时怒不可遏。
“老匹夫,你才是胡来!”
“你目无君王,责备本皇子,难道想以下犯上不成!”
嬴子云正专注地与秦王对话,却被淳于越突然打断,劈头盖脸地辱骂。
这如何能容忍!
况且,现在的嬴子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无能之辈,敢于在朝堂上质问秦王,必是有备而来,绝不会让秦王动怒。
毕竟史载秦始皇曾焚书坑儒,嬴子云认定秦王对儒生毫无好感,这才敢直言进谏。
被嬴子云反唇相讥,并被斥为老匹夫,还被扣上以下犯上的帽子。
淳于越一时恼羞成怒,却又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涨红了脸,手指颤抖地指向嬴子云。
“你……”
就在这个时候,龙座上的嬴政开口了。
“安静!”
嬴政二字出口,百官皆惊,迅速站定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们发现,嬴政斥责的对象并不是嬴子云,而是淳于越!
淳于越身为老臣,一时也愣住了,下意识说道:
“陛……陛下……”
但嬴政根本不容他多言。
“此乃议政之时,众人都不得喧哗!”
见嬴政都这样说了,淳于越只能将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接着,嬴政转向嬴子云。
“继续讲。”
淳于越听得真切,方才嬴政训斥自己时语气带着怒意,如今对嬴子云说话竟显得温和,甚至透着些许慈爱。
这说明了什么?
淳于越瞬间感到不妙,预感儒家恐怕要遭难了。
再看嬴子云,神色从容地说:
“儿臣要责备父皇,行事糊涂,耽误大秦!”
嬴子云此言一出,朝中大臣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何谓糊涂?何谓耽误?”
嬴政也困惑地询问。
“你且说说,朕究竟哪里糊涂,如何误国了。”
嬴政此刻的好奇心已被完全点燃。起初,他以为这位九皇子又在胡说八道。然而,每句话都切中他的心思。
他何尝不想解决儒家?但放眼四海之内,权贵豪富、达官显贵,乃至多数读书人,皆受儒学熏陶。若他要动手,便是向整个上层社会宣战。眼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反秦势力蠢蠢欲动,局势已然危急,再对儒家下手只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正因为如此,即便嬴政清楚儒家弟子暗中散布反秦言论,他仍选择隐忍。他也明白,大多数儒家弟子依然忠于秦国,只有少数与朝廷对抗。这也是他迟迟未对儒家采取行动的原因之一。
然而,嬴政的态度已因赢子云的话而悄然改变。他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这时,主角再度发声:“父皇虽知世间无长生之道,却仍沉迷其中,被江湖术士的谎言所惑,岂非愚哉!”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震惊。长生之说虚无缥缈,人人皆知其不可信,然而始皇深信不疑,百官又怎敢质疑?
眼前的红人如卢生、徐福,皆为方士,嬴政对他们言听计从。谁若敢说长生为妄,必触犯方士的利益。一句话,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长生成为嬴政的心结,谁若质疑,便是冒犯龙威。就连蒙毅、王绾、冯劫、李斯等重臣,也不敢吐露半点异议。而如今,主角竟公然揭穿,毫无遮掩!
此举已是大胆至极,更何况这已经是第二次冒犯,直言嬴政不明事理。真是胆大包天还是故意挑衅?
不过,百官对主角倒是有几分钦佩,因为他道出了大家不敢言之事。昔日被视为废材的他,如今置生死于不顾,试图匡扶朝纲,纠正弊端,实属悲壮之举。
“继续说吧,朕究竟哪里错了?”嬴政的语气已带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