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谦简直不敢相信。
他娘能在一个多月将字体练成这样,还能将书本通读背诵,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程康眼冒小星星,“娘,您真是我的娘欸,太牛了!”
孙氏不认字,但不妨碍她能辨别,“娘,您写的比小叔写的还好。”
大丫、二丫跟着附和,“奶奶写得好。”
程远没想到娘能给他们露一手,他倒是没想他娘有多聪明,想到的是老三太他妈笨了。
“老三,你说你这么笨,怎么还要浪费家里银钱,非要读十年书?”
程谦差点呕血。
他所在学堂,也不是啥好的,好几年能有一个考上童生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的成绩说不上多好,也不算很烂好不!
杨氏知道婆婆字以前难看,现在好看了许多啊,婆婆这是偷偷努力,惊艳所有人?
可为啥?
女子无才便是德!
婆婆学这个干嘛!
能当干饭吃吗?能当肉吃吗?
肯定浪费了不少笔墨纸砚吧!
叶漫舒用睥睨天下的眼神,瞟了一眼程谦,“你还觉得我没资格替代你?”
程谦顿时如同霜打的蔫茄子。
但还是争取,“娘,你一个女人,别人不会认同你吧!”
叶漫舒哼了一声,“这就不需要你管了,我有小舅、小叔,他们会让村民认同我的。”
程谦无言以对。
叶漫舒丝毫没顾忌程谦的意见,给他报名参加徭役了。
同时宣称,她要替代程谦教孩子读书。
顿时村里炸锅了。
这个作精,又要干嘛。
李道顺将全体村民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一个大会,“各位村民,我家外甥女,那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我和叶族长已经考察过了。”
的确,刚开始李道顺也不信,架不住叶漫舒真的给他表现出来学问。
李道顺读过书,他还是个童生呢,自然知道读书的门道。
本来就有滤镜,之前原主那么折腾他,都没把原主怨恨。
何况现在,眼见叶漫舒有往好生活的心思,滤镜加的更厚了。
村民甲:“村长,不是我们不信您的话,可女人教学,总是不好吧。”
“有啥不好的,我外甥女那是老女人了。奶奶辈分的人了,教几个小娃娃没事,她的学问,比她那个小白脸儿子强多了。你信我,她没准还能给咱们教出个秀才出来。”
“真的假的?”村民乙更是不信,“咱们村,几十年都没出一个秀才了,那个老秀才坟头草老高了,我都吃过他坟头的杏子二十年了,都没能再出一个秀才。”
村民丙嚷嚷:“除非她现场给咱演示一番,我才能信!”
李道顺满意,总算有人上钩,“好,你说的啊, 只要现场演示一番,她有真才实学,你们可不能再阻拦了。”
村民中男女大防本来就不重,只要不乱搞男女关系,没人真的忌讳男女正常接触。
毕竟,男女都要下田劳作。哪里能有碰不上时候。
何况,正如村长所说,叶漫舒是当奶奶的人了,教几个五六岁的顽童,的确没啥大不了的。
再说,也只是代理,等程谦徭役回来还是可以继续教的嘛。
叶漫舒让李道顺和村里的三位族长都可以随便询问她。
三位族长都认识点字,叶漫舒对他们提问对答如流,王姓家族族长还翻了一本黄历,让叶漫舒挨个给念,叶漫舒念的很是顺溜。
三位族长都同意了,他们代表了村里三大姓氏的家族,他们同意了,他们族内的便没人反对了。
李道顺还宣布一条消息,“本村没钱的孩子,漫舒教的这个月,也可以去旁听啊。不收钱的。想要学几个字的,可以去了。男娃女娃都可以去,只要愿意。”
一听这个消息,更是有人乐意了。
但交钱的五家有些不乐意,“那我们家里的孩子不就吃亏了,教五个和教一帮怎么能一样?”
叶漫舒马上说:“我会主要教你们的孩子,毕竟交钱了,别的孩子,我上课的三个时辰内,都只能旁听,我不会给任何关照。”
这下子,那五家也不吭声了。
这件事便这样定下了。
回到家里后,叶漫舒对程远说:“老大,给你大妹拿三十文钱去,上次我去看她,除了穷点,王林对她还不错,生的那个小娃娃也可爱。”
程远心里撇嘴,您要是真心疼姑娘,当初也不会被老三忽悠卖出去。
叶漫舒只能尽力补救,程依嫁的人,就是一条腿瘸了,家穷,没有父母,却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当年程依嫁过去时候,一个八岁,一个十岁。
王林相当于养着两个孩子,更是不好找媳妇,最后借钱,将程依娶过去了。
只是日子过的实在艰难。
原主时不时还要去打秋风,两人关系不是很融洽。叶漫舒之前看过她一次,塞给她五十文钱了。
可程依对她,却很是抗拒。
叶漫舒也不想找没趣,偶尔接济她一些便行了,但她没有再去。
程远觉得他娘现在是菩萨心爆发了,怎么连嫁出去的女儿也管起来了。
但被叶漫舒打的,不敢有别的意见。
“老大,我可是考验你呢,你若敢半路侵吞,不给你大妹,小心我知道了,把你腿打折了。”
“娘,您放心,我绝不会那样做。”
叶漫舒想到程雪,是深山里面,当初是对方给钱直接将人领走的,连个具体村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那里距此一二百里地,还没有平路,都要走山路。
家里都没人送嫁,给了钱就让人领走了。
中间介绍人,是一个牙婆,顺便也会当媒婆。
她也想去看看程雪如何了,但真的难啊。
原主够狠的。
她从那个牙婆那里打听,花了十文钱呢,对方才说了个村庄名字,大概位置。
牙婆说了,她也只去过一次,估计再去也会迷路,大山深处,进去了就难出来。
叶漫舒想想都头疼,连行商和信客听到那个位置,都连连摇头,他们也基本不去那里的。
想来便是十分偏僻。
最后一个信客说可以尝试给去一趟,但叶漫舒需要付出一百文钱。(信客类似于后世的快递员,会传递一些信件和物品,民间可用。至于驿站,那是官方用的。)
叶漫舒心疼啊,但最后咬咬牙,给了对方一百文钱,并且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对方回信。若是对方有回信,带给她,她会再给三十文。
可信件走了一段时日了,都没有回信。
叶漫舒都在想是不是信客迷失在了大山深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