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堂吃完饭,江野忽然有了一种特别强烈的回家欲望。
重生后,还没回去看看。
吃完饭之后,江野到了学校门口。打算坐公交车,回到汉州郊区的王桥镇大柳树村老家。
老家在郊区农村,距离汉州大学30多公里的距离,坐公交车需要3个多小时。
开车的话其实很快就能到,1个小时就就可以到家。
但问题是现在没车。
江野刚到了公交车站,目光随意扫过公交车站旁边的广告牌。
广告牌上出现了一个穿着熟悉的男歌星面孔。
“费宇清?”
江野走了过去, 仔细的打量了起来那块巨大的广告牌。
广告牌上,费宇清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姿态优雅,嘴角带着温和的微笑。
海报正中央,醒目的字体写着:【费云清专场演唱会——汉州音乐厅专场】
江野一直很喜欢费宇清。
虽然费宇清的粉丝主要都是60后,70后,但是相比那些快餐和口水歌,这个老大哥穿着西装,在台上温情脉脉的唱着的一剪梅、梦驼铃等等那些歌,一直都很经典。
看了一下广告牌下演唱会门票的价格。
VIP席 1888元 / 内场席 1288元 / 看台席 888元 / 学生特惠票 388元。
江野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门票的价格倒是不贵。但是问题是,现在自己兜里一共就300多块。
还是等后面搞到钱之后再看吧。
江野转身走了几步。
脑子里一个消息冒出来之后,江野却又陡然转身回来。
他用不可置信的眼光,重新打量着广告牌上门票的价格。
不对劲啊!
VIP的门票1888?
特惠票388?
江野打了购票电话问了一下,对方表示演唱会的门票刚刚开售,现在还是原价。如果一次性购买5张以上的话,还可以享受8折优惠。
挂了电话,江野心脏狂跳。
疯了吧?
2006年,汉州体育馆专场。
前世这场演唱会,明明不是费宇清的封麦演唱会吗。
连最便宜的特惠票都被炒到了3万块钱一张。
可是现在竟然不仅没涨价,而且买的多还可以打折?
江野回忆着关于这场演唱会的消息,心里陡然之间狂喜。
没错,就是这场演唱会。
临近演唱会的前一个周,费宇清家里一个长辈突然离世。
费宇清本来50多岁了,受了这个消息的刺激。
于是,经过深入思考之后,让经纪人发了公告,宣布在汉州的这场演唱会封麦。
封麦的公告一出,汉州体育馆这场演唱会的价格,便和坐上了火箭一样蹿了天。
费宇清的粉丝可都是60后、70后,甚至80后。
很多人现在都是中产财富阶层。
这些粉丝一听说费宇清封麦,顿时疯了。不惜代价也要搞到票,来见证这位传奇歌手的告别演出。
眼下可能是刺激费宇清萌生退意的事件还没出现,所以,票价暂时还是原价。
想到这些,江野一拍大腿。
重生之后,发财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不过,江野很快又开始头疼。
兜里只有300多的生活费, 连特惠票都买不起来一张。
去哪儿搞第一桶金?
要不找家里老爸、老妈借点?
可是现在的这个时间节点,家里也没有太多钱。
想到前世,那张零花钱的银行里都有 800多万都没来的及花完, 江野心里更吐血了。
正在江野心里一阵抽抽,一边无奈往东湖湾公寓走的时候。
突然,
连续的“叮“的几声!
江野心里一喜。
系统终于来了?
早就在等着这一声“叮”,然后出现一个只有自己能看见的系统面板了;
一个骑着二八大杠的大爷路过,按着自行车铃,骂骂咧咧路过。
“小崽子!”
“走路没长眼?”
“走路中间?Chuang死你啊?”
江野欲哭无泪。
重生后,那张有着800万的银行卡没跟过来也就算了,连个挂也没有。
明明都发现搞钱的信息了,却没有本金。
还真他娘的是个HARD模式啊!
不过这次费宇清的演唱会真的是个巨大的机会,无论如何,也要把握住机会。
……..
公交车转巴士,走走停停换了好几趟车,江野花了3个多小时才到了家里。
到了大柳树村,依然是记忆中那三间砖瓦房。
门前有一条宽阔的河流,背后是一座青山。风景十分优美。
一到了农村,江野感觉生活节奏都好像慢了下来。
一看到这熟悉的三间青瓦房,江野的情绪忽然就上来了 。
村子里的老家,曾经是江野少年时代拼命要走出去的地方,
后来功成名就,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安家买下大平层别墅之后,乡愁却像是一颗湿漉漉的种子,在心里疯狂的生长。
这三间青瓦房,成了前世无数次做梦都想回,却再也回不来的地方。
到了门口的院子里,江野一眼就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在旁边的菜地里锄草。
是老爸江青山。
江青山这辈子也不容易。
作为江家的老大,因为家里条件一直不是特别好,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出去打工挣钱养家,拉扯弟弟江永顺,也就是江野的二叔读了大学。
好不容易把江永顺拉扯大,结婚了之后有了江野。
江青山在汉州郊区靠着拉三轮蹦蹦勉强糊口。后来交管抓的严,黑三轮没法开了,只好回到了老家种地维持生活。
这个时候,二叔江永顺高中毕业后上了两年班自己开了个建材公司,赶上房地产的红利,彻底飞黄腾达了。
江青山本来说想看在以前拉扯江永顺的情份上,去江永顺的厂子里当个保安,可是江永顺的老婆,也就是二婶子秦秀荣不同意,觉得给江家丢脸。
最后江青山保安也没当成,一直和老妈张兰两个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
2006年本该是特别黄金的年代,结果江青山一口时代的红利没吃到。
命运馈赠的辛苦和清贫,倒是吃了个遍。
二叔江永顺虽然在江野家对面起了两层小洋楼的别墅,但是这些年,主动到江野家里看望的次数加起来不超过一只手。
人家开着厂子,每年一百多万入账,小富即安的日子过着贼拉爽。哪有什么时间顾及这个在农种地的亲哥?
哪怕小时候江永顺也是亲哥江青山拉扯大的这些恩情,也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倒是每次过年的时候,江永顺每次都会拉着他没考上大学的儿子江书豪,全家一身名牌到江野家里装逼。
每次看到江野都会问大学毕业了去哪儿上班?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随后总会感慨上大学一个月挣那几千块的死工资,还不如卖建材开个厂子挣钱。
而且,每次看到江野家里,江永顺都会意味深长感叹几句,怎么过年了也不整几点好酒好菜,为什么看上去一点年味都没有?
这玩意就他妈的很打击人。
为什么?
你说为什么?
穷人家里的年味早就被二叔这样有点钱的小老板给吸光了啊!
我淦!
当然,等后面江野大学毕业,事业发达之后当上了董事长之后, 二叔江永顺一家对自己家的态度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那就又是后话了。
不过,江野也可以理解。
阶层出现了差距之后,本来就有着巨大的鸿沟。
而且二叔一家的人性和所谓亲戚的嘴脸,早就在前世看的够够的,现在这种情况,倒见怪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