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奉当票写好递到后面,立时便有人清点了银钱送了出来。
宋立春抓起一把碎银子借着包袱的遮挡收进了空间。
两人一出门,周向西就紧张的左看右看。
宋立春一把将他拉住:“三哥,你还是表现的正常一点吧,你这个表情人家一看就知道咱们身上有银钱,极有可能被盯上的。”
周向西被她说的脸色一红收回了视线:“接下来去买点什么?”
宋立春道:“要买些农具厨具,粮食的话还是回村里问问看看有没有卖的,应该会比县城便宜些。”
毕竟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嘛。
周向西点头招呼道:“走着。”
二人往回走了没几步路就拐进了一条巷子里,一个写着铁字的旗帜在前方不远迎风招展。
“这家铺子怎么说呢……”
周向西挠了挠头:“就是咱们本家有个没出五服的叔叔叫周根苗,咱们都叫十二叔,原先是铁匠铺的学徒,后来娶了铁匠的女儿就继承了这间铁匠铺子,咱们周家人打铁器都来他这打。”
正说着话两人已经走到了铺子前。
周根苗一抬头就瞧见了周向西:“向西来了啊。”
周向西笑着喊了一声十二叔,宋立春跟着喊了一声。
周向西朝周根苗介绍道:“这是……”
周根苗摆摆手:“不用你介绍,这一看就是你小姑家的闺女,小丫头跟你娘年轻时候长的一个样。”
周根苗说着探头往他们身后看了看:“就你俩来的?小丫头想买点什么,第一次来叔给你算最便宜的价格。”
“谢谢十二叔。”
宋立春先道了谢,才道:“搬了新家打算买两口铁锅和一些农具。”
“行,那你们先看看。”周根苗说完又叮叮当当的开始打起铁来。
宋立春到处看了看,这间铁匠铺子不大,但是收拾的很干净,各种铁具都分门别类的摆好。
几乎所有能叫得出名字的这边都有现货,这周家十二叔看上去手艺不错。
只是这时代的铁锅跟她在现代常用的铁锅不太一样。
现代的锅成半圆形,炒菜的时候受热更为均匀,而这个朝代的锅则更像是一个盆,锅底是平的而边沿则很高,这种锅用来炖煮还算合适,但用来炒菜就不太适用了。
“十二叔,我想要两口跟这个不一样的锅,大概是这个形状。”
周围没有可以参照的东西,宋立春就用手比划了一下:“锅要圆一些,不用打的这么高,一口大一些一口要小一些的。”
周根苗不解:“打成这样可有什么说法?”
宋立春道:“现在的锅都是直上直下的,但灶膛里面地方很大,柴火燃起来只有锅底这一块能被烧到,那么其他地方的火可就浪费掉了,把锅打成我说的这样,再把灶眼大小改一下更便于铁锅受热,也会更省柴火。”
周向西平时不下厨房还有点不理解,但周根苗常年跟铁锅打交道,宋立春一说他立刻恍然,狠狠一锤子砸在正在打的农具上:“对哦,我以前咋就没发现呢!”
宋立春笑了笑:“我也是昨天搬家垒了个临时灶台,看火苗从旁边窜出来才想到的。”
周根苗道:“这种锅我没打过,今天是打不出来了,你们搬新家肯定是没锅用的,正好我这收了两口旧锅回来洗洗就能用,你们先带回去用,过两天来拿新锅的时候再把旧锅给我送回来就行。”
“谢谢十二叔,那这打一口锅需多少银钱?”
“都是家里人谢啥啊,原本这小些的锅一口要一两九钱银子,大些的锅要二两五钱银子,你打两口给三两五钱银子便成。”
大家都是亲戚,能帮还是要帮一把的,但他自家也要过日子,所以就收了一些成本钱。
宋立春有些感慨。
一两银子可真不算少了,毕竟她们一家如果没有断亲出来的话,分家分到手的钱也不过九钱。
“谢谢十二叔。”
宋立春承了这个人情。
周根苗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这小丫头真是爱客气,再看看还有什么其他需要的吧,依旧给你们算便宜点的。”
“好咧。”
簪子卖了六两,宋立春原本以为这个钱挺多的,她是真没想到两口锅就花了大半。
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铁器本就耐用,这样一口锅好好养护用个十年八年不是问题,即便破洞了也能拿来修补。
周向西在一边看的欲言又止。
要他来说这铁锅打一口也就是了,在他们村能用得起两口锅的人家很少。
宋立春不知道周向西在想些什么,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她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很快又选了两把锄头、一把镰刀、一把柴刀、一把铁锹、一把菜刀。
周根苗给算了算,锄头每把四百文,镰刀一百五十文,柴刀也是四百文,铁锹四百五文,菜刀三百文,共计是两千一百文。
周根苗照例只收了成本价一千五百文,再加上两口铁锅的钱一共是五两银子。
宋立春往外掏钱的时候,周向西心都在滴血。
簪子一共才卖了六两,要不是他十二叔给算便宜了,就大表妹选的东西都买不全。
宋立春心态很好,付完钱再次朝周根苗道了谢,她才招呼了周向西往外走,到了门口看到木架子最下面摆着的小件工具,她又停了下来:“十二叔,这套工具怎么卖?”
周根苗随意瞥了一眼:“这是前街刘木匠的儿子送来的,我收来是二百文,你要的话就原价拿走吧。”
木匠工具共有十几件,凿子三把、圆铲一把、扁铲两把、鸟刨子一把、跟头刨子一把、净刨子一把、竹木墨斗一个、木工锯一把、三角锉一把。
这样一套工具如果买新的起码也要七八百文,要不是刘家出事急需用钱也不会把这套工具拿来卖。
周根苗原本只是想着大家都是一条街的街坊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才花了二百文收来。
其实这东西并不好卖,不是木匠的不会用,是木匠的有自己惯用的工具,轻易也不会买别的。
这套工具丢在这都两三个月了,没想到今天倒是被宋立春这个小丫头看中了。
周向西用胳膊碰了碰宋立春:“立春你还会木匠活呢?”
他其实是想说当簪子的银子所剩无几了,这套工具买完那买房的钱可就不够了,但当着十二叔的面他又不好明说。
以他十二叔的性格,真要说没钱买房,这套工具多半是要免费送的。
前面买锅和农具已经便宜了那么多,这个再免费送他怕回去后被爹知道要招一顿骂。
宋立春随口道:“会一点。”
作为一个全能的田园生活博主,后期她确实养了一个团队,视频里看着什么都是她自己做的,其实自己动手的地方也只限于视频,其他工作都是团队里的手艺人来完成,但她是正经学过的。
而原身在永宁侯府住的那个庄子里确实有个木匠,木匠有个女儿跟原身一样大,两人经常在一起玩看木匠做活。
她说会一点,不怕有人去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