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文学
扫文推文我们是认真的

穿成朱雄英朱雄英朱元璋最新章节,穿成朱雄英在线阅读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的小说《穿成朱雄英》是近期不可多得的佳作,书荒的小伙伴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令朱标头疼不已的加班问题终于在朱雄英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朱雄英也没有放弃这次反敲朱标竹杠的机会。“父王,这回孩儿给你出的主意是不是很管用?”朱雄英故技重施又走到朱标身后,给他又是按摩又是捶背。“太管用…

穿成朱雄英朱雄英朱元璋最新章节,穿成朱雄英在线阅读

《穿成朱雄英》免费试读第026章 九龙湖学院

令朱标头疼不已的加班问题终于在朱雄英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朱雄英也没有放弃这次反敲朱标竹杠的机会。

“父王,这回孩儿给你出的主意是不是很管用?”朱雄英故技重施又走到朱标身后,给他又是按摩又是捶背。

“太管用了,英儿,不夸张地说,你这一招能让我多活二十年!”

朱标只是夸张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真的一语成谶,当然这是后话。

“父王,那孩儿有件事想求求您。”

“什么事你说吧。”朱标此时心情大好。

“皇爷爷不是赏了孩儿一个皇庄吗,孩儿差人去看了,有点破旧不堪了,您也知道,孩儿要这个皇庄是为了建学校的,这破旧不堪,还只有几间农舍,怎么当学校啊?”朱雄英字斟句酌,想着怎么说让朱标听着舒服。

“孩儿现在又没什么进账,想修缮一番也没有银子,所以孩儿想求父王帮忙把皇庄稍微修缮一下。”

“这个学校未来也是要培养我大明的可用之才的,您出手修建学校,后人一听是大明太子爱惜人才,主动出资修建学校,也能给您留下爱才的美名啊。”

这么拙劣的马屁功夫自然是瞒不住朱标,但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况且还是刚刚帮自己减轻了工作负担的好大儿。

“好,父王就答应你,不就是建个学校吗,小事一桩!”

“谢谢父王!”

朱标要是知道这个新学校要花多少银子,估计肠子都得悔青了。

成功地为新学校拉到天使投资,朱雄英可以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了。

第二天一早,朱雄英让李景隆去工部营缮清吏司找了俩懂规划建筑的官员,又让常升去国子监找了俩懂教育的博士,连着靳长青和一众亲卫,便朝着朱元璋赏的皇庄赶去。

皇庄位于皇城东南,距离皇宫大概有三十多里地,靠着一片挺大的湖泊,此时是冬季,广阔的湖面只有在背阴的岸边还有些许残冰,不远的芦苇荡里不时有白鹤和鹭鸶飞起飞落,形成一幅生动的冬季乡野画卷。

皇庄里,农闲的佃户都在做一些手工补贴家用,这些佃户并没有因为给老朱种田就能比其他农户过得好,事实上,这些佃户不少都是罪臣,战俘之类的人,老朱对他们其实很苛刻。

此处皇庄名为“南湖庄”,估计是因为地处这片湖泊的南端而得名。皇庄的负责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太监,明初皇庄基本就是太监和校尉在管理,这位老太监早就得知今日皇太孙殿下要来看庄子,早早就带着全部的男丁等在皇庄门口等着了。

朱雄英在人群之前停下,翻身下了专门给他备的小马,看向领头的太监:“你是这里管事的?你叫什么?”

“老奴参见殿下,老奴名叫曹冰,正是这个庄子管事的。”老太监恭敬地回答。

朱雄英没跟他继续多说,带着人就往皇庄里走。

只见皇庄内部只有七八十座破旧的茅草房,周围大概有千亩的土地,除了有一小部分种了萝卜等蔬菜作物,大部分都是种的小麦,此时小麦都还是麦苗,因此一眼望去,视野开阔极了。

“曹公公,这个湖叫什么湖?”

“回殿下,此湖名为九龙湖,据传曾经是九个大湖,不过如今只有现在这个湖了。”

朱雄英闻言点了点头,又朝自己带来的人群中问:“哪位是工部来的大人?”

此时人群中走出两位身穿六品官服的官员:“臣王树(马彦松)参见皇长孙殿下。”

“这两位都是工部营缮清吏司的主事。”李景隆也出来给朱雄英介绍。

“除了营造,你们可懂堪舆之术?”

王树拱手答话:“臣略知一二。”

“好,孤让你们来这,干嘛的估计李景隆也跟你们说了,孤要在这新建一所学校。”朱雄英指着两名护卫,“你们俩陪着两位大人在这四处看看,对这里的地形地势先有个概念,看完了咱们去那边空地细谈。”

两位工部主事应是后就和护卫一起去勘探地形了。

“曹公公,皇庄一共有多少人?”

“回殿下,南湖庄一共有佃户128户,人口一共332口。”曹冰小心翼翼地回答。

“房子没有那么多吧?”

“回殿下,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房子的,有些穷的只能住棚子或者借租在别人家。”曹冰声音很小,担心惹怒了贵人。

“哎,那群朝堂上的大人天天只会说太平盛世,结果呢,在离皇宫不过三十多里的地方,竟还有这么多人连个容身之处都没有!”朱雄英感叹封建社会老百姓的艰辛,这让曾经也吃过苦挨过饿的他更加坚定了要造福大明百姓的决心!

“你是宫里出来的,应该是懂伺候人的规矩的吧?回头你组织这里的佃户,男的现在就开始学怎么盖房子,女的学做饭和伺候人,等学校建起来,少不了得用很多后勤的人,肯定能让你们过得比现在好。”

“老奴替他们谢谢殿下!”曹冰赶紧跪下磕头谢恩。

朱雄英回头看到还两位穿着官服的人,估计是常升喊得国子监的人,于是向他们招手意思上前来,他们近前之后朱雄英问:“两位是国子监的大人?对于这里建学校有什么想法?”

“这位于敏宏大人是国子监的司业,这位董玉辉大人是五经博士。”常升学着李景隆先出来给朱雄英介绍了这两位官员。

于敏宏行礼后说道:“此处地势开阔,面朝湖泊,风景优美,建设学校没有问题,然此处人家不多,不知殿下办学,学生从何而来啊?”

“这个你不用担心,学生从全国各处招,这里要建宿舍,学生平时住在这里,教师也是如此,后续可以在这周围广建房舍。”

“臣不明白,殿下明明可以在城内建书院,为何要到这田野之中来建?”于敏宏还是想不通。

朱雄英没有跟他再解释,叫他们来是来帮忙的又不是来当评审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城里地贵朱雄英买不起,还一个就是未来学校里要搞很多种类的研究,离城里远点,既方便保密,也避免有点爆炸什么的造成太大影响。

在谈话中,朱雄英又陆续向曹冰和两位国子监的大人了解了一些情况,慢慢地也来到了刚才指给工部两位官员的那块空地。

这里类似于村前的广场,有一口井和三棵大松树,朱雄英到这的时候正好去勘探地形的王树和马彦松也都回到这里了。

王树向朱雄英行礼后开始汇报,把此处地形的优势劣势说得头头是道。

朱雄英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对于这里的规划想法。

“孤要建的学校与以往的学校都不同,初步计划的是分“文理工商农”五个学院,文学院就以传统的书院为例开办;理学院主要研究算术,物理等研究万物运行的规律;工学院以各类机巧机关,工具为主要研究对象;商学院主要是培养商业人才,这个现在跟你们说你们也不懂;农学院则是研究各类农作物怎么高产,怎么防治病害的。”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未来还会有专门的军事学院和医学院,分别研究打仗和医学。”

不出所料,众人都是一脸震惊加懵逼。

李景隆比较机灵,虽然听不懂,但是不能让领导冷场,赶紧出来救场。

“殿下,要不先给这个新学校取个名字吧,此处位于皇城东南,就叫‘东南大学’怎么样?”

这回轮到朱雄英一愣,你小子不会也是个穿越者吧?

“这里规模还太小,先不叫大学了,此湖既然叫九龙湖,那学校就叫九龙湖学院吧!”

小说《穿成朱雄英》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