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叫萧姚韩叔旸的热门小说明代妙手推荐大家阅读,书荒的小伙伴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怕是不吃那药还尚且好些,吃了这刘御医的药,这胀痛的反而更厉害些了哩!”孙贵妃说完,眉头紧皱着,用手隔着衣服揉了揉自己胸前燕巢。“刘文泰,我没记错的话,这人是当年二叔推荐的吧。真是岂有此理。”按照这个…
《明代妙手》免费试读第二十三回 混沌方乱枪打瞎鸟
“怕是不吃那药还尚且好些,吃了这刘御医的药,这胀痛的反而更厉害些了哩!”孙贵妃说完,眉头紧皱着,用手隔着衣服揉了揉自己胸前燕巢。
“刘文泰,我没记错的话,这人是当年二叔推荐的吧。真是岂有此理。”
按照这个时期大明的制度,太医院的官员大多由皇帝从民间医户里选定,或者皇室成员推荐组成,由于不需要经过科举,所以只要略通医术就可以凭借关系走后门进去,导致里面的人良莠不齐。
这刘文泰就是这么进来的。
萧姚虽说和一群小宫女没皮没脸的调笑着,但是始终听着这边的动静,他一听见有关什么诊病的,立马精神起来了,连忙凑上来问道。
“贵妃娘娘,那刘先生的方子,现在何处。”
孙贵妃回道:“倒是在宫里,琼枝,你去把方子取来,给鬼手先生瞧一瞧。”
萧姚不仅是皇帝的宠臣,先前还治好她的多汗症,所以孙贵妃对这个御医印象很好,说话也是客气的很。
“缘儿,对这厮不必客气,他脸皮比边墙还厚呢。”朱瞻基打趣道。
这边墙就是长城,明朝人是这么叫的。
孙贵妃“噗嗤”地笑出来,说道:“瞻基,你先前说鬼手先生立了功,你可赏他些什么?”
恩人呐!萧姚心里感动的流泪,你看看,为啥人家能成为皇帝的宠妃,就冲这份善解人意,不可多得呀。
朱瞻基气呼呼地说道:“朕让他挑一处宅子,这厮一眼就看中了周王府,他倒是好眼光!”
“瞻基莫不是担心那‘爝叔叔’?”孙贵妃不愧是最知其心的人,一句话就说出了朱瞻基心中所想。
“缘儿总是知我的心意,你说的果然不错。”朱瞻基刚想接着说,方才那个叫琼枝的宫女就去而复返了。
“萧大人,这是娘娘先前的药方。”
萧姚一到专业领域,就无比认真,他收起先前的巧言令色,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地审着眼前这张方子,
方如下:
『川芎,三钱;合欢皮,三钱;醋香附,三钱;鹿角片,三钱;
川续断,三钱;淫羊藿,三钱;泽兰,三钱;红花,三钱;
巴戟天,三钱;酒当归,三钱;柴胡,三钱;新会皮,二钱;
醋川楝子,三钱;柏子仁,三钱;』
(煎服法不再赘述)
萧姚看完一头雾水,这方子既不是经方也不是时方,君臣佐使都看不出来。
这是开药铺呢还是背书呢?这么些药?
“下官请给贵妃娘娘诊脉。”萧姚需要给孙贵妃详细的望闻问切才能确定病情。
“好的嘛,瞻基,你去拿个垫子呀。”孙贵妃捋起袖子,露出洁白纤细的手腕。
全天下也就她敢这么使唤皇帝了。
萧姚一边搭着孙贵妃的寸口脉,一边问道:
“娘娘月事规律否?每次大约来几日?”
在古代,问女子月事是相当失礼的行为,也仅仅是大夫这个职业特殊,才有资格问的。
孙贵妃想了想,说道:
“倒是蛮规律的,都是隔着一个月哩(一月为28天),每次大约2-3天,再就不见了。”
“月水的量如何呢?”
“不多呢,而且总是腹部痛。”
“娘娘能具体指一下是腹部的哪个位置痛吗?”
孙贵妃挺起腰,在自己的小腹处、还有腹部的外缘比划了一下。
原来如此,萧姚最擅长的就是靠经络来辩证。
这孙贵妃划的区域,正好是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路线。
“娘娘月事之时,心情如何呢?”
萧姚问完这句,孙贵妃还没回呢,朱瞻基这小子急不可耐的说道:
“哎呀,脾气大的很,连朕都敢骂哩!”
朱瞻基这话却是带着笑意说的,说完还抓着孙贵妃另一只没把脉的手。
孙贵妃羞赧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还有哦,我每次来月事,胸前还有胁肋都非常的胀,这里还有痛感。”孙贵妃说着,往胸前那个起点不让描写的地方指了指。
舌诊:苔薄白,舌形瘦小,暗红,边有齿痕。
脉诊:弦而有力
是极是极。萧姚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孙贵妃是一个典型的肝郁气滞型痛经,肝经气滞,所以才常见于少腹部的疼痛,正如黄帝内经所言:
“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小腹……上贯膈,布胁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
这很显然是一个实证,前面的那个叫刘文泰的开了又是鹿茸,又是淫羊藿的,再加点阳起石、硫磺都能当春药了……
吃了不胀的难受才怪呢!
“萧姚,这前面的方子是不是有问题?”
朱瞻基信得过萧姚的医术,他大概已经猜出来前面的方子有问题了。
“这……皇上您是想听实话还是好话儿。”
萧姚这猴精一样的,肯定先做个铺垫,要是后面查起来,就说是皇帝让他说的!
朱瞻基佯怒道:“有屁快放!”
孙贵妃抓了抓他的手,靠在他怀里,小声说道:“瞻基,对萧先生客气点嘛。”
“咳咳”朱瞻基看样子就是惧内,孙贵妃这么一说,立马改口了
“萧姚啊,你但说无妨,出了什么事,有朕兜着呢。”
这可是你说的啊!
“这刘御医的方子以温补为主,贵妃娘娘身子健康,现下是不需要进补的。”
朱瞻基可不傻,一听就知道这刘文泰的用药思路干脆就是南辕北辙!当即龙颜大怒,说道:
“锦衣卫,给朕把刘文泰抓来!”
孙贵妃小手捏了捏朱瞻基的手,说道:
“瞻基,莫动怒嘛,那刘文泰对我毕恭毕敬,一日三问,倒也尽职尽责?”
这关系到宠妃的身子,朱瞻基自然生气,没直接杀人算是好的了。
“尽职尽责?哼!只有水平不济的大夫才会用这种所谓的嘘寒问暖来装缀自己!”朱瞻基怒道。
萧姚一听这话有理,真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前世他那个医院门诊就有个大夫,看病态度贼好,对病人比对自己亲爹态度还好,可以说是谄媚、卑躬屈膝了,一开始病号贼多,后来就越来越少,因为啥呢?
水平不行呗。
病人都不傻,态度谄媚,也治不好病呀。
“臣,有把握治好娘娘的病!”面前的人虽然尊贵,但是一旦作为病号,在萧姚眼里一视同仁。
想当年,马元穿的普普通通,带着他老母亲找他看病,他也照看不误嘛。
“萧姚,你若是治不好缘儿的病,朕要治你欺君之罪!”
又来这一套,没用!萧姚早免疫了!
笔墨都是现成的,萧姚握着笔,他先是琢磨了一下刘文泰的那张方子。
这种方子里面既有鹿角、淫羊藿之类的补药,又有柴胡、川楝子之类行气的药。
也就是说,这刘文泰也看出来孙贵妃有气滞证了,只是他医理不精,索性什么药都开一点。
这种方子,行话叫“乱枪打鸟”,整个机枪满天乱打,蒙中一只算一只。
萧姚心中有理,笔下不辍,开始在处方笺上写道:
【痛经,肝郁气滞】
『醋柴胡,三钱;生甘草,二钱;枳实,二钱;白芍,半两;
薄荷,一钱(后下);酒当归,四钱;茯苓,三钱;煨生姜,三钱;
醋香附,四钱;益母草,二钱;』
萧姚的这张方子,以《伤寒论》中经典名方『四逆散』为基础,又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逍遥散』。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萧姚嘱咐道:“娘娘需调畅情志,多出去走一走,玩一玩。”
朱瞻基这无耻的说道:“嗯,朕也觉得爱妃该出去走走,就陪朕去斗蛐蛐吧!”
萧姚:……
孙贵妃:……
小说《明代妙手》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