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中的朱由检周皇后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历史古代、历史古代、穿越、历史、种田、明朝、皇帝风格小说被少司寇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少司寇”大大已经写了1501492字,最新章节第700章 大结局。
一、作品简介
看小说一定不要错过少司寇写的《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主角是朱由检周皇后。主要讲述了:“你是说太仓没有库银?”此时,刚进占京师的李自成表情冷漠地问着已被他重新任命为谨身殿大学士兼管户部的范景文。范景文如实回道:“是的,大顺王。”“国库和内库呢?”李自成又问了一句。范景文回道:“国库只有……
二、书友评论
我现在特别想吐槽几句,你禅让的时候让周遇吉读圣旨禅让皇位,他都多大了,100多岁了吧?还有李自成送快递的?明朝的历史上记载,李自成是当过兵的。因野心太大造的反。还有崇祯是诏安过李自成的。后来又造反了。明史记载,当时明朝灭亡时,南方还有百万大军。虽然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那好歹人数上占优势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崇祯死后才有的这句话!还有清史记载,锦衣卫指挥使是第一个投降清朝的,你还重用他,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好吧。少司寇,你学过明朝历史吗?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其他的皇帝在北京好吧!大明共16帝。我看完我都无语了!对了戚家军的鸳鸯阵是对付于倭寇的,你把戚继光的鸳鸯阵,变成了当兵必学手册[笑哭]你也没谁了,少司寇!
玩名正言顺这一套,很不爽[奸笑]
认错这也太假了吧?各种旗帜袍服怎么可能认错,我踏马真的服了
统一全球的确不错,只是有很多不足,但总体可圈,主要是前期发育太慢,应该在45岁之前统一全球,而在后来应该把科技还有,科技奖,文化奖,还有为人类贡献这一块去写一下,应该注重怎么去写后期全球的统一维护以及怎么培养全民素质的提高去着重写一下,以及激动人心时刻的内容爆发一下,地球环境的共同体等等。还有巩固皇权的唯一性要有法律条纹,要不然还是会乱……
其实我一直觉得现在拍的清宫戏都是在洗白,清朝的时候汉人地位也就比当时欧洲黑人奴隶好一点而已。
前期太慢了,清军南下席卷中原的只用了一年时间。江南的乡绅是不愿意清军南下的。1645年江阴县在献了点史和百姓的努力下,阻挡了81天。而文中近卫军的实力肯定是比当时军民更加强大的,所以说我觉得前期太慢了。其他我觉得还可以。期待少司寇下一本书。
前期bug就是时间线有问题,那时候的条件去很多地方都需要一个月时间。你五年就北伐不可能。最少十年差不多。后期烂尾了人的寿命和发展。不过也不错了毕竟崇祯17年开始发展。比那个回到崇祯当暴君从天启七年刚即位不久的那本还是逊色了一点
本质还是2000的那一套套,思想和那帮人也差不多,只不过那会儿是对于国外的思想,现在竟然直接把刀伸向国内了……也就得亏你们人多,你们人少的话,先得宣扬的应该是汉民族鼎盛的时候是怎么奴役少数民族的。要团结的是民众,这货就团结了一个种族,本质上是走了日本的帝国主义那一套。
梦的很好、只是现在别说白人、就是黑人、我们也惹不起、你不服就试一下、最后支持少司寇、起码在梦里让我自豪了一下
我怎么感觉这里超级降智,主角的人马拼死拼活,然后明明可以直接杀了收编的那些土匪在这里拖后腿。这就是联贼抗蛮吗,没看出来联贼的任何好处,本朝之所以联合是因为人家实力强,这里属于乱抄作业
三、作品赏析
“你是说太仓没有库银?”
此时,刚进占京师的李自成表情冷漠地问着已被他重新任命为谨身殿大学士兼管户部的范景文。
范景文如实回道:“是的,大顺王。”
“国库和内库呢?”
李自成又问了一句。
范景文回道:“国库只有不到五万石漕粮,本是留给不肯离京的军民吃的,内库存银只有一万两,也是只给不能离开京城的老太妃老太监老宫女们用的。”
李自成一掌重重地拍在了龙椅上:“他朱由检是把这些存粮存银都带走了吗?!还是他这个皇帝比本王还穷!”
范景文忙跪下回道:“大顺王息怒,前明皇帝确实带走了些许金银和粮草,但大部分都不是国库、内库以及太仓的,大部分都是抄没京中权贵豪绅所得的,大王若不信,这是户部的账簿,大王可以明鉴,大明自崇祯朝以来,财政便日益入不敷出,国困民乏,不然大王您也不会举义啊!”
李自成颇为不解地继续问道:“不是加了三饷吗,你们这些贪官污吏让你们皇帝加征的银子都去哪儿了?”
“大王自己看看账簿就知道了,每年光是养辽西将门出身的那些关宁铁骑至少都要七百万两军饷,还有各地旱灾瘟疫,以及与大王等作战时用银,加征了三饷也是不够用的。”
范景文回了一句。
李自成看了一会儿账簿,则冷笑了起来:“依本王看,还有很多是被你们这些贪官污吏贪掉的吧,别以为本王不知道,大凡下拨的军饷赈济款还没出京就要被你们这些官员层层剥削掉一半!”
范景文慌忙跪了下来:“大王如要如此说,臣无话可说!臣只能保证自己清廉,岂能管得着别人!”
“大王,如今几十万人马汇聚京城还等着您发赏银呢,毕竟大家跟着您打下了京城,如今您要做这天下的皇帝,不能不让他们看见支持您当皇帝的好处啊,如今没有钱粮赏他们可不行,偏偏京城中的权贵豪绅基本皆已被崇祯抄没,我们这可如何是好,要不继续当流贼,带着大伙去江南抢,总之,不能让大伙在这里饿肚子啊。”
刘宗敏这时候对李自成说了一句。
牛金星则忙劝阻起来:“不可,大王,如今您已占据了京师,正说明天命已归您,不在此时登基昭告天下,就会让他人趁机夺占了京师,成了帝王,岂能再回去当流贼,再说眼下兄弟们都跟着你入了京师,都想着加官进爵,此时再离开京城,会军心离散啊!请大王早日登基称帝,以好安抚天下人心,并派兵马去各处打粮即可。”
“牛爱卿说的有理,既然京城中的权贵豪绅皆已被朱由检这狗皇帝抄没,那本王便去抄没京城外以及真定、保定府一带的豪绅,权将军刘宗敏,你立即去这些地方打粮,征富户之粮以济军粮!”
李自成吩咐了一句。
刘宗敏站了出来,拱手回道:“是!”
这时候,宋献策走了来:“禀报大王,南方崇祯朱由检已回信拒绝归附我大顺,甚至劝大王您归顺大明,言建奴即将入关,首攻者必是京师,若大王还记得自己是汉家儿郎,就当放下称帝野心,归附大明,与他联合,共抗建奴!若您肯归附大明,愿封您为王,并恢复漕运,每年以两百万石漕粮相济。”
李自成在没有进入京城前倒是愿意归附大明只得一个王爵永镇陕西,但现在他亲眼见识了这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后,早已野心膨胀,自信心爆棚,因而也就在看了宋献策递来的书信文书后,大怒了起来:“他朱由检这是瞧不起本王!在他眼里,本王还算不上是他最大的敌人,他娘的,在他眼里,估计还把本王当流贼耳!”
“大王息怒!以臣看,崇祯所言不无道理,虽我大顺在关内也是与朝廷为敌,但臣近来仔细分析过建奴,臣发现建奴自皇太极称帝以来便有夺我汉家江山的野心,因为臣发现建奴每次入关劫掠明廷都是在我等刚被明廷剿灭得差不多时,使得明廷毫无喘息机会;
从而使得明廷不得不因此继续加征赋税,而造成更多的百姓造反;
而建奴却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入关劫掠与蚕食明廷关外土地而步步壮大,如今已带甲数十万,朝鲜、蒙古皆服其统治;
故臣也认为,建奴必为我大顺将来之劲敌,更是我华夏之劲敌!
为避免再出现汉家儿郎再为胡人奴,臣请大王三思!
大王可以考虑和南明联合起来,何况我们现在与其说是占据京师不如说是困于京师,没有钱粮,而南方还在明廷手里,也无漕运可通。”
李岩这时候劝谏了起来。
“李岩,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崇祯怕建奴,是他娘的没胆,我大顺未必就怕他建奴!胡虏而已,一群蛮夷,有什么怕的,是刀砍不死还是枪刺不穿?我看你分明还念着他朱家,我劝你别忘了,你是我大顺的臣子!不是他崇祯的臣子!”
权将军刘宗敏说了起来。
而这时候,牛金星也附和了起来:“大王,臣也认为崇祯是在危言耸听,是借机以建奴之患为由来企图阻止我大顺吞并他南方半壁江山,并想苟安于南方,做陈后主之流,与我大顺划江而治,故臣认为,大王当即刻称帝,号令天下,威告四海,并举大兵一统南北,建我大顺万世之基业!至于建奴根本不会入关,因为山海关还有吴三桂,我们只需招降吴三桂即可锁住建奴入关的机会!”
牛金星说着就拜在了李自成面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跟着李自成入北京的大顺政权主要文武官员也都跟着高喊起了“万岁!”
毕竟,这些人都想让李自成称帝,然后自己也跟着继续升官得封赏。
“报!前方战报,吴三桂已降建奴,且以代天子剿贼为由借清兵十万朝京师而来,意在替明廷收复旧都!”
“报!南方来信,大明崇祯皇帝言吴三桂抗旨降清,背离家国,枉为汉人,故告知天下,为儆效尤,已杀吴三桂全家,并铸吴三桂白铁跪像于淮安城外!且言悬赏杀吴三桂者,赏银十万两!”
李自成和大顺政权的官员听后都大为惊讶。
“到底是让朱由检说中了,建奴真的来了!”
李自成片刻后才回过神来。
而牛金星此时脸上则颇为尴尬,他倒没想到建奴真的入关了,这等于直接打了他的脸。
小说《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