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书《别慌,我能听见吐槽大会》上线啦,它是网文大神亿屋鱼的又一力作,主角是陈庆郭白。主要讲述了: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学校里很多老师都不知道了。点开针刺分类,陈庆选择了郭白家大师的视频。郭白家老先生半路出家,最擅长的并不是针灸,而是方剂。但是他的不擅长只是对比同为名医大师的人,跟陈庆这样刚入门的中医…
《别慌,我能听见吐槽大会》精彩章节试读
第23章
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学校里很多老师都不知道了。
点开针刺分类,陈庆选择了郭白家大师的视频。
郭白家老先生半路出家,最擅长的并不是针灸,而是方剂。
但是他的不擅长只是对比同为名医大师的人,跟陈庆这样刚入门的中医相比,人家的道行可要深的多。
哪怕陈庆的针灸只有郭白家老先生一半的水准,去江夏府任何一家中医院,都有资格担任主治大夫。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黄帝内经》中的【灵枢·官针篇】,这一篇与【素问·针解篇】结合起来就是古早针灸的起源,此后所有的针灸技术都是源自于此,比如我们常说的顶级补泄针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其中烧山火就出自【素问·针解篇】中的‘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后被明代大家徐凤在《针灸大全》所载的《金针赋》命名为烧山火,并详细阐述了其操作方法与主治范围。”
“中医与其他行业有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并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进步,以我们目前所知的历史记载来看,从它出现之时,就已经具备了十分完整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问世几千年,如今我们学习中医仍要以它为标准,后人所创新的著作,至《伤寒杂病论》便再无超越前人的医书。”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先从最核心的内容着手,后世创新无外乎是技巧有所突破,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的东西还在《黄帝内经》之中……”
视频里,郭白家老先生娓娓道来,陈庆听得格外认真。
学校里的老师也讲过《黄帝内经》,但大多都是一笔带过,个中内容从不深挖,当然,这也不能怪学校里的老师,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搞明白,再加上中医古籍占的学分也比不上西医学说,侧重点自然就不同了。
“凡刺之妙,官针最要。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日俞刺,俞刺者,刺诸经荥俞朦俞也……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什么叫作俞刺。”
这一篇陈庆曾经读过,他也明白其中的意思。
【灵枢·官针篇】所讲的无非就是,适应不同病变有九种刺法,适应十二经不同的病变有十二种刺法,治疗五脏相关病症的有五种刺法,合起来就是二十六种针刺手法。
所以后世就统称其为官针二十六刺。
古代针刺手法的要旨,就是以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正所谓“病不同针,针不同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会不会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脑子会了,眼睛也会了,可一到上手操作的时候,就容易被现实狠狠扇一个大逼斗。
看着视频里郭白家老先生在演示俞刺,陈庆也拿出银针和穴位小人跟着练了起来。
就在他把银针插进穴位小人身体上时,脑海中又蹦出来一个提示音。
“察觉到宿主主动学习到技能,正在捕捉分析……分析结束,宿主所学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俞刺,宿主可用医点提升技能等级。”
?
【宿主:陈庆】
【辩证:108/1000(登堂入室)】
【四诊:望诊12/100(入门)、闻诊3/100(入门)、问诊103/1000(登堂入室)、切诊99999/100000(登峰造极)】
【方剂:69/100(入门)】
【针灸:针刺135/1000(登堂入室)、艾灸29/100(入门)】
小说《别慌,我能听见吐槽大会》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