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快穿之炮灰站起来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它的作者是江诗断了顿,主角是于成龙康熙。主要讲述了:这个样子韩晓冉就更不怕他了。被他捉住的那只手,还在他手心里一下一下的挠着,直挠的胤禛心痒痒。“也该再有个孩子了。”胤禛心想。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再生一个跟宋氏这样娇娇软软的小格格,他要使劲的宠着。好不容…
《快穿之炮灰站起来》精彩章节试读
第27章
这个样子韩晓冉就更不怕他了。
被他捉住的那只手,还在他手心里一下一下的挠着,直挠的胤禛心痒痒。
“也该再有个孩子了。”胤禛心想。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再生一个跟宋氏这样娇娇软软的小格格,他要使劲的宠着。
好不容易挨到了宫宴结束,一回阿哥所胤禛就拖着韩晓冉去了她的院子里。
好家伙,韩晓冉都要哭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腰都要断了。
“吃错药了吧,昨天晚上不应该去福晋院里的吗,来折腾我干什么。”韩晓冉只能暗暗吐槽两句,完全不记得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
大年初一,胤禛进了宫,去参加康熙爷的封笔仪式。
今儿韩晓冉跟福晋就不用去了,封笔仪式过后,还得祭天,也就是说又得跪好久。
韩晓冉简直觉得这清朝的仪式,都是打算将大家的腿给废了的。
难怪很多上了年纪的大臣跟家眷,每次过年回去都会大病一场,甚至有个别的还会一病不起。
当然,统治者其实并不信鬼神,只是这种仪式是代表一种正统,更代表一种上天承认的意味。
康熙三十三年正月。
“诸位大臣都看一看吧。”康熙拿出一份奏折来,梁九功送给诸位大臣传阅。
这是于成龙上书的奏折。(ps:这里的于成龙并不是电视剧里那个,清朝这个时期一共有两个于成龙,都是能吏廉吏,但是电视里的于成龙,这个时间已经去世了。)
几个大臣传阅之后,都开始交头接耳。
“这……于大人怎么这么想。”
“是呀,这事儿不该这么办。”
正月里,刚开始办公,康熙爷就收到了于成龙的折子,说是修筑运河河堤,不应该使用民夫,不然太过劳民。大意就是如此,具体的我并没有搜到。
“诸位都说说吧。”于成龙为官多年,也颇有建树,康熙虽然因为奏折一事看他不顺眼,但也不能一言而废了他。
这不是康熙早年,因为朝廷事情繁杂,内外皆忧,需要快刀斩乱麻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朝堂早就稳定下来了,那就需要平衡,需要展示仁慈。
“启禀皇上,臣以为于大人所言不可,河道事务繁杂,若是不用民夫便无可用之人了。”
一人说完,又一人出来,“回皇上,其中在河道安插官员的办法亦不可行,河道堤岸的好坏并不一定只存在于这一段,有可能上游的问题也会影响下游,因此并不合理。”
几位大臣都站出来相继反驳于成龙的奏折,上边的康熙点了点头,“行了,朕知道了,叫于成龙回来,朕亲自问问他。”
于成龙很快就回来了。
康熙为了给他留点面子,单独召见了他。
只见于成龙进门就跪在地上行礼,“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还没说完就被康熙打断了,“行了行了,废话就别说了,朕召你来,就是为了问问,当初你说靳辅处理河工不妥,靡费钱粮,现在呢?可还这样认为?”
于成龙脸上带着愧色,不知道是不是不敢抬头看看康熙,这会儿一直低着头,“回皇上,现在微臣一直用的就是靳辅当初的法子。”(ps:靳辅为清朝第一治河能手,当初治理河道跟朝中大臣意见不合,再加上很多人看他治河不错觉得这个担子不难,所以被换过好几次,但最后都让康熙更加肯定,治河还得是靳辅,于成龙也曾跟他意见不一,还曾因跟他共事弹劾过他多次。)
小说《快穿之炮灰站起来》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