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文学
扫文推文我们是认真的

第2章

大明朝,洪武元年。

顺天贡院,巍峨庄严。

一队队禁军,手持金刀,在贡院四周来回巡视,那刀刃上闪烁的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今日,非比寻常。

天子朱元璋,要亲自主持这场科举大典,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禁军们一个个绷紧了神经,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出一点差错。

贡院里,人头攒动,考生们排起了长龙,一个个既紧张又兴奋。

张永安站在队伍里,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抬起头,看着周围那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考生,心里更茫然了。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张永安在心里哀嚎。

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穿越到大明朝,还成了一个正在参加科举的书生!

这简直比中了五百万大奖还让人难以置信。

现在,可是洪武元年啊!

朱元璋刚刚坐上龙椅,屁股还没坐热呢!

这场科举,可是朱元璋为了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威严,体现他对文人的重视,特意举办的。

所以,朱元璋才会亲自来主持这场科举,这可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场科举啊!

“我一个学渣,让我来参加科举考试,这不是赶鸭子上架,要我的老命吗?”

张永安心里拔凉拔凉的。

想想吧,天子亲自监考!

到时候,自己要是连一个字都憋不出来,那可就不仅仅是丢人现眼的问题了。

万一朱元璋觉得自己在戏弄他,侮辱科举,侮辱文人,一怒之下,把自己给咔嚓了,那可就真成了冤大头了!

张永安感觉自己脖子后面凉飕飕的,像是有一把刀架在那里。

刚穿越过来就碰上这种死局,这运气也真是没谁了。

他可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想逃?

门都没有!

看看自己这小胳膊小腿,手无缚鸡之力的,别说逃跑了,就是想挤出人群都费劲。

“唉,算了算了,死就死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张永安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紧张和恐惧。

“反正穿越这种离谱的事情都发生了,参加个科举考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豁出去了!”

队伍缓缓向前挪动,张永安感觉自己的心跳声,一声比一声响,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终于,轮到他了。

考官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下一个,张永安!”

点完名,才能去答卷,这是规矩。

张永安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紧张,走上前去。

考棚前,站着六队衙役,一个个凶神恶煞。

他们开始检查考生们的证明和随身物品,那眼神,像是要把人看穿。

毕竟,这次科举可是天子亲自主持,谁敢马虎?

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别说考生了,他们这些衙役也得跟着遭殃。

检查完毕,数万名考生,像被赶羊一样,分到了不同的考场。

张永安被分到了第八考场。

他抬头一看,主持第八考场的,竟然是一位大人物!

当今国公崔松柏的长子,礼部尚书崔亮!

这位爷,可是跺一跺脚,整个大明朝都要抖三抖的人物啊!

崔亮开始讲解这次科举的流程,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张永安这才知道,正常的科举考试,分为四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这就像是打游戏升级,一关比一关难。

不过,这次不一样。

这是朱元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举,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视,他直接把前两场都放在了顺天贡院。

这样做,既可以防止地方官员徇私舞弊,埋没人才,又可以在天下人面前,展现他天子爱才尊文的形象。

一举两得,不得不说,朱元璋这招棋,下得高明!

“正场开始!”

崔亮一声令下,如同惊雷炸响。

张永安只觉得眼前一花,模板上的题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乡试的第一场,叫做正场。

考题内容:儒学经典讨论题两篇,经义一篇,五言六韵诗经一篇。

这些题目,相对于后面的会试、殿试,简直就是小儿科。

只要是读过几年书的,都能写上几笔。

可是张永安并不这么认为。

他看着眼前的题目,就像是鸭子听雷,又像是蛤蟆看月亮,一脸懵逼。

那一个个斗大的字,在他眼里,就跟鬼画符似的,根本看不懂!

作为一个前世的学渣,他看过的最多的书也不过是一些网络小说罢了。

什么《遮天》,《斗破苍穹》,《诛仙》……他倒是如数家珍。

可这四书五经,经义策论,他哪里懂得这些天书?

“叮!”

正在这时,张永安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道冰冷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穿越成功,宿主目前所在时代:明朝。”

“恭喜宿主获得新手大礼包一份!”

听到这提示音,原本已经像是掉进冰窟窿里,心都凉透了的张永安,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这声音,他太熟悉了!

这不就是每个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传说中的系统吗?!

“系统,快!把我的新手大礼包打开!”

张永安在心里疯狂呐喊,前世经常看小说的他,自然知道系统这玩意儿,就是给自己开挂的,基本上无所不能,简直就是万能许愿机!

有了系统,别说这小小的科举考试了,就是要当皇帝,估计也不是什么难事!

“叮,新手大礼包成功打开!”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是天籁之音。

“恭喜宿主掌握明朝文字:楷书!”

“恭喜宿主获得地质土矿说明书!”

“恭喜宿主获得火药指南!”

“恭喜宿主获得铁器锻造书!”

“……”

“叮叮当当!”

一连串清脆的系统提示音,如同冰泉滴落玉盘,在张永安的脑海中接连响起。

二十来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说明书,整整齐齐地出现在了他的系统背包里。

“这……这都是啥玩意儿啊?”

张永安看着背包里那一堆奇奇怪怪的书名,瞬间傻眼,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他现在可是参加科举考试啊,考的是四书五经,八股文章!

系统你不奖励他点“十年寒窗苦读记忆”,“过目不忘”之类的金手指,给他一堆《论持久战》……啊呸!一堆《地质勘探》、《火药配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干什么?

难不成让我现场造个原子弹,轰他娘的?

这科举考场,又不是兵工厂!

张永安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扔进原始森林的现代人,手里拿着的不是开山刀,而是一把瑞士军刀,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他仿佛已经看到,当自己把答卷交上去,上面一个字没有,只有一堆“鬼画符”的时候,朱元璋那张能止小儿夜啼的脸,会黑成什么样子。

恐怕下一秒,自己就要被拖出去砍头了吧?

到时候,别说这些说明书了,自己这条小命都得交代在这里!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张永安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笔尖悬在半空,迟迟不敢落下。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一个字都不写,直接交白卷,那绝对是十死无生。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张永安咬了咬牙,决定把心一横,凭借着自己穿越者的优势,把脑子里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一股脑地写出来。

万一……万一老朱看了之后,觉得眼前一亮,龙颜大悦呢?

说不定不仅不会杀自己,还会赏自己个一官半职!

到时候,自己岂不是直接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成为大明朝的“爱迪生”?

想到这里,张永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

他先是画了一个圆球,然后在旁边写道:

“新式武器:掌心雷!外形酷似石榴,小巧玲珑,方便携带。内部填充火药,威力巨大。只需拔掉引线,投向敌军,便可瞬间爆炸,杀伤力惊人,让敌人措手不及,闻风丧胆!”

张永安越写越兴奋,笔尖飞舞,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描绘一幅硝烟弥漫的战场画卷。

他又画了一个长筒状的物体,继续写道:

“新式武器:瑶光雷!外壳坚固,内有玄机。采用铜镜聚光原理,可将光线聚焦,产生高温,对敌人进行远程打击。一击必杀,百发百中,让敌人瞬间灰飞烟灭,尸骨无存!”

张永安提笔,蘸饱了墨,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首先写下的,是“掌心雷”。

“掌心雷,小巧如顽童之拳,轻若鸿毛,可藏于袖中,怀中,甚至靴筒之内。”

“遇敌之际,只需拉动引线,或以火石击发,便可引爆。”

“轰然一声,数米之内,血肉横飞,便是身披铁甲,亦难逃其威。”

张永安笔锋一转,又写下了“瑶光雷”。

“瑶光雷,非寻常火器可比,乃是以铜镜聚光,引九天神力,化为无坚不摧之利刃!”

他想象着那耀眼的光芒,仿佛能刺穿一切黑暗。

“此雷一出,光芒万丈,所照之处,无物可挡,便是精钢所铸,亦要化为齑粉!”

“中者立时四分五裂,神魂俱灭,便是相隔数米,亦难逃其波及!”

张永安深吸一口气,笔尖再次落于纸上。

“瑶光雷,可用于远距离攻坚,摧毁敌军桥梁、城门等要害。”

“亦可用于定点清除,斩杀敌军将领,摧毁其指挥中枢,使敌军群龙无首,不战自溃!”

“……”

张永安洋洋洒洒,笔走龙蛇,将脑海中关于这些武器的构想,尽数倾泻于纸上。

他虽未曾亲历战场,但这些文字,却仿佛带着金戈铁马之声,让人热血沸腾。

他知道,大明朝的军队战力强盛,但苦于兵器落后。

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常常陷入苦战。

张永安希望,这些来自后世的军事理念,能为大明朝的军队带来一丝改变。

张永安心中一颤,暗自思忖:若是我这番奇思妙想,当真入了圣上的法眼,岂不是要被当成活神仙供起来?

转念又想,怕是多虑了。这草稿纸,恐怕连御书房的门槛都摸不到,便会被那些饱读诗书的官员们拦下。

那些文官,一个个自诩清高,最是容不得半点离经叛道。

到时,随便扣个“妖言惑众”、“有辱斯文”的帽子,自己这颗脑袋,怕是就要搬家了!

想到此处,张永安连忙收敛心神,将那些不着边际的念头,尽数抛诸脑后。

他凝神静气,继续笔走龙蛇,将系统背包中那二十余种火器的说明,一一详尽地誊写在纸上。

正埋头苦写间,忽觉身旁多了一人。

原来是崔亮,这位主持乡试的考官,正缓步巡视考场。

按照规矩,这主考官,也兼着监考之责。

毕竟,科场舞弊,乃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一旦出了纰漏,谁也担待不起。

崔亮行至张永安身侧,见他已然快要写完,不由得面露喜色,心中暗赞。

“此子竟有如此才思敏捷,看来又是一位可造之材!不知是哪一府哪一县的学子,竟能如此之快地答完这道策问。”

崔亮打定主意,要好好留意这位考生,待会儿定要仔细看看,他究竟写出了怎样的锦绣文章。

“这……”

张永安察觉到崔亮驻足身旁,还一副颇为欣赏的模样,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

他分明能感受到,崔亮这是对自己释放善意,怕是误以为自己才高八斗,是个难得的人才。

可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啊!

张永安还在寻思着写什么,突然心头一颤。

他猛地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崔亮若是看到自己这答卷,怕不是要当场拔刀,把自己给砍了?

毕竟,自己写下的这些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简直比天方夜谭还要离谱!

那能把人炸得血肉横飞的掌心雷,还有那轻若鸿毛却能抵御刀枪的铠甲……

别说崔亮了,随便拉个路人来看,怕是都要把自己当成疯子,说自己妖言惑众,蛊惑人心!

张永安越想越心惊,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偷偷抬眼,瞄了一眼身旁的崔亮,强压下心头的慌乱,挤出一个谦和的笑容。

罢了罢了!张永安心一横,暗自咬牙。

反正老子已经写了,你们爱信不信!

有本事,就一刀砍了老子,老子正好穿越回去,再也不受这鸟气!

“嗯,不错,不错。”崔亮捋着胡须,看着张永安的笑容,心中更是赞赏。

“看来,我又为中书府寻得一良才啊!”崔亮心中暗自得意。

他父亲崔松柏,如今正位居六部尚书之位,权倾朝野。

大明朝如今四海升平,正是广纳贤才之时。

他尚书府,自然也需要源源不断地吸纳人才,壮大势力。

每多一位能臣干吏,他们崔家在朝中的地位,便更稳固一分。

崔亮心中盘算已定,便不再打扰张永安,转身离去。

随着一阵锣鼓声响,乡试的第一场,终于结束了。

短暂的休憩,如同战鼓擂响前的宁静。

第二场考试,如期而至。

考的,是策论。

策论,便是要学子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朝廷出谋划策。

这第二场,考的可不只是笔墨功夫,更是真才实学,是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的重头戏。

学子们鱼贯而入,依次落座,考场内弥漫着一股肃穆的气氛。

这一次,站在台上的,不再是崔亮。

换了一位面生的考官,官职不高,却也透着一股精明干练。

崔亮,那可是崔国公的公子,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一直耗在这小小的考场里?

他头一天来这第八考场,不过是想提前物色几个好苗子,为他尚书府添砖加瓦。

而张永安,显然入了这位贵公子的法眼。

考官点名完毕,确认无误,便示意考试开始。

这一场,考的是策论,张永安两眼一抹黑,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军事装备,我已经写得满满当当,这次,又该写些什么呢?”

他盯着眼前的草稿纸,眉头紧锁,脑海中飞速运转。

“大明朝,可不只是兵器落后,外患更是让人头疼!”

他灵光一闪,想到了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

“对,就写这个!”

张永安提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大明朝最大的敌人,非蒙古人莫属!”

“论蒙古人的重要性……”

“蒙古人,哼,一群喂不熟的狼崽子,穷凶极恶,实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张永安笔尖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仿佛看到了那些在边境烧杀抢掠的蒙古骑兵。

“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跟咱们压根就不是一路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手中的笔,仿佛化作了一柄利剑,在纸上狠狠地划下一道道痕迹。

“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把这群狼崽子打疼、打怕,他们迟早会挥师南下,到时候,咱们大明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张永安仿佛看到了一幅惨烈的画面:蒙古铁骑踏破城池,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

“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怎么可能是那些如狼似虎的蒙古兵的对手?到时候,恐怕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得家破人亡!”

他越写越激动,笔下的字迹也越来越凌乱。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