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人公叫宁安朱元璋的小说《写段子续命?皇帝们集体破防》,主要讲述了:“似乎…有理!”刘邦眼前一亮:“若是派这个人去东瀛,祸害那边的女子,确实最为合适。”……三国,蜀汉。当诸葛亮看到第二份名单之后,同样轻笑了一声。“长信侯,嫪毐。”“看来天上仙人确实是打着将倭人斩尽杀绝…
“似乎…有理!”
刘邦眼前一亮:
“若是派这个人去东瀛,祸害那边的女子,确实最为合适。”
……
三国,蜀汉。
当诸葛亮看到第二份名单之后,同样轻笑了一声。
“长信侯,嫪毐。”
“看来天上仙人确实是打着将倭人斩尽杀绝的想法。”
说罢,他就不在去关注天上的光幕,端起灯盏,认真看起了他面前这幅舆图。
忽然,他像是想了什么,问一旁的文书:
“昨日我让你给马稷送的那封信,你可曾送去。”
文书起身,恭敬回道:
“禀丞相,昨日小人已差遣信使连夜前往街亭。”
“想来,今日晌午,这等信就已经送到马稷将军手中。”
听得文书这般回答,诸葛亮内心才算是微微平静下来。
对于马稷守街亭,他其实并不是很放心的。
可马稷立下了军令状,再加上街亭本就是天险,诸葛亮也就同意了马稷去守。
但昨日他突然内心大乱,总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这才急匆匆写下一封信,写下可能会发生之事所应之对策,让人快马加鞭送了过去。
“希望,天命在汉。”
一声苦笑,渐渐消散在蜀军的中军大帐。
……
很快,光幕中后世评论再次将所有人目光吸引了过去。
【这个嫪毐或许搞女人有一手,但我总觉得,他可能还没到东瀛,就被其他人咔嚓给砍了。】
【你在这还担心什么砍不砍的?你不如想想如果有机会,能不能跟着嫪毐一起去东瀛啊!】
【嫪毐这家伙堪称是妇女杀手,东瀛女子那么多,你好好想想,他一个人搞得过来吗?你要是跟他关系铁,他随便赏你两个,都够你爽一辈子了!】
【那个,我觉得这个嫪毐他可能真的行……当年嬴政的生母能和这个阉人搞到一起,不就是因为他那功能特别强悍,活也特别好,不然怎么可能征服一国之太后啊!】
【别的不说,什么杀人不眨眼,啖ren肉,我觉得要是我能跟过去,我铁定跟嫪毐!】
【嘿嘿,什么村上,什么加藤,什么三上,我全都要!】
【你们这些人啊,脑子里除了黄色还能放点其他的吗?这家伙功能这么强,把他送去拍片不好吗?根本不用担心他身体的问题!一年就是几百部,赚翻了好不好!】
……
看着画风逐渐跑偏的后世之人的评论,古人们皆是会心一笑。
哪怕他们用的词有些奇怪,哪怕是一千年后的后人,也不影响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
翻遍史书,只能看清四个字:
争做皇帝!
哪个皇帝能逃脱得了美人温柔乡呢?
与此同时。
现实世界中。
宁安看着后台热度的指数增长,脸上的兴奋溢于言表。
眼瞅着这个段子即将接近尾声,他毫不犹豫将手中刚制作好的段子发了出去。
休息?
不存在的!
……
很快。
各个平行时空之中。
当众人还沉浸在嘿嘿一笑不可自拔事,光幕再次悄悄闪动。
一个全新话题也浮现出来。
虽然不少古人依旧没有回过神,但也是惯性般将头抬了起来,望向了天空中光幕。
【若是李世民魂穿刘禅,是否可以三造大汉?】
看到这个话题,众人内心先是一震,使劲咽了一口唾沫。
三造大汉?
刘禅做不到,但若是当李世民上去,似乎……
还真有点可能!
要知道,金刀之谶万世刘的预言,可以说为历朝历代帝王所避讳,甚至是严重忌惮!
历朝历代,只要是有姓刘之人起兵,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所有的帝王只有一个处理办法——
诛九族!
自从大汉之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不在打压刘姓。
他们怕的,就是这个“金刀之谶万世刘”,怕的就是重造大汉!
果然。
随着这个话题被投到各个平行时空,古人们彻底沸腾了。
“天策上将穿刘禅?我的天,这说不好真能三造大汉!”
“刘禅我是知道的,守成有余,但本身并非是适合开疆拓土,若是刘禅才干高一些,说不定三国这两个字怎么写,还犹未可知!”
“很难想象,给唐太宗配一个诸葛亮……这乱世,还真有一丝希望重新归于一统。”
“幸好,幸好这仅仅是一个历史段子,若刘禅真有唐太宗的才干,中原之主只怕只会姓刘了!”
“就算偶有国祚落在其他姓氏手上,刘家的该溜子上街嚎一嗓子,随者云存不是梦!”
……
“朕,现在是刘禅?”
李世民闭着眼睛,仔细感受着脑海中的记忆冲刷。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两眼放光,意气风发!
这般的变化,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定会有儒生欣慰地来一句:
“浪子回头金不换,善。”
可李世民穿的是谁?
是刘禅!
他这样的表现,落在宫里的太监宫女眼里,只有惶惶不安。
甚至没过两天,宫里就传出谣言,说是皇帝疯了。
各个版本编的有鼻子有眼,但都无在乎一句话:
朕,定要三造大汉!
这话自然是好的,但也要分是谁去说。
若是先皇所讲,所有人自当是欣然向往,无不鼓掌称快。
可若是刘禅所说,所有人都只觉得他大抵是得了癔症。
无他。
从小到大,刘禅胸无大志、才干无几的印象,彻底深入人心。
若非是先皇再无其他子嗣。这皇位也传不到他的头上。
对于刘禅的情况,刘备自然是看在心里、痛在心里。
他自然知道将蜀汉交给刘禅这样的君主,唯有灭亡这条路。
所以在他临走之际,才交代诸葛亮那句:
“阿斗能扶则扶,不能汝可取而代之。”
因此,当李世民雄心壮志之时,一旁的太监却是脸色变了。
颤颤巍巍等到第二天,他很是迟疑的道:
“陛下……您……您说三造大汉?”
“对呀!”
李世民精神抖擞,他是皇帝,想必这一旁的太监就是大伴了,一脸兴奋地道:
“朕身为君王,自当有文治武功,护天生苍生!”
听到这里,太监脸上的神色从疑惑变成了悲戚,大喊道:
“太医,传太医!”
“陛下得癔症了,快传太医!”
小说《写段子续命?皇帝们集体破防》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