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恶扬善》这本小说的男女主贾琮人设非常好,故事内容精彩纷呈,主要讲述了:平儿此时亦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也不敢声张,只凑近凤姐耳畔,悄声急回道:“婢子委实不知端的!我……我分明是亲见了琮三爷的,也将奶奶的吩咐,字字句句都传到了。琮三爷当时还说‘知道了,心里自有主张’,又…
平儿此时亦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也不敢声张,只凑近凤姐耳畔,悄声急回道:“婢子委实不知端的!我……我分明是亲见了琮三爷的,也将奶奶的吩咐,字字句句都传到了。琮三爷当时还说‘知道了,心里自有主张’,又特特嘱咐婢子转告,谢过奶奶的提点。”
凤姐听罢,大概明白了。
又急又气,咬着牙低声啐道:“这不知死活的小孽障!竟将我的话当作耳旁风,胆大包天,自蹈死地!不成!”她猛地一顿足,道:“你即刻去!快传一队家下护院过来,拣那身手利落、敢拼命的!我……我这就去回老太太!”
心中虽将贾琮骂了千百遍“作死”,凤姐到底还是银牙暗咬,决意拼力周旋一二,图个搭救。
只是,心头那缕寒意不散——只怕此刻已是迟了!
虽说凤姐对江湖上的刀光剑影、恩怨情仇,隔了千山万水,懵懂得很。
纵使如此,她也约略知晓,那些江湖高手取人性命,只在瞬息之间!
此番东府那父子二人费尽周折寻来的厉害人物,琮兄弟只怕……已是凶多吉少!
其实不用凤姐通知,外面这么大的动静,自然谁也瞒不住。
荣国府、宁国府,都有小厮丫鬟向各自的主子汇报。
譬如贾母院,此刻正热闹。
今日薛宝钗的酒席便摆在这里,还搭了一座小巧的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曲、戈曲两腔皆有。
贾母一定要让寿星薛宝钗先点,薛宝钗便按照贾母的兴趣爱好点了《西游记》和《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席间都是一群女眷,除了薛姨妈、宝钗、黛玉、湘云是外客,其余者皆是荣国府内眷。
当然。
肯定少不了宝玉这个喜欢混迹胭脂堆的。
就在贾宝玉跟一众姐姐妹妹们聊的开心之际,先后有丫鬟来跟王夫人和邢夫人禀告府外发生的事情。
邢夫人闻言脸上立即露出喜色,没有声张。
今日贾赦要找人废掉贾琮,她自然是知晓的。
不说她对贾赦是无条件服从,家中大小事都听贾赦,做什么都不会反对。
而且她自己也是对贾琮恨得牙痒痒,巴不得贾琮被灭掉威风,回到以前那个唯唯诺诺、任由她打骂的无用庶子。
丈夫贾赦这一举动,正符合她心意。
至于王夫人在听闻后,内心虽然有些惊讶,但脸上没有露出任何异样。
她心中也在衡量,虽然贾琮不是他们这一房的,是大房,但终归是荣国府的人。荣国府要是有一个庶子爬了上来,当官执掌权柄,始终是个不好的例子,也对她和宝玉来说是个潜在的威胁。
上次女儿元春在省亲的时候,提了一会贾琮,就让她警惕,内心颇为不舒服。
她虽然平时吃斋念佛,但作为王家女儿,又嫁入贾府,岂能真的心如止水?
过了片刻,凤姐终于急匆匆赶来。
眼见堂上言笑晏晏,一团和气,凤姐心中焦灼万分,依着素日性子,恨不得立时高声禀告。
可是略一踌躇,她终是按下性子,未敢径回老太太,反是急中生智,悄步移至薛宝钗身侧,附耳低语了几句。
宝钗听罢,登时颜色更变,失声问道:“当真?”
凤姐重重一点头。
宝钗素日最是持重守拙,行事端方,三思而行,此刻不知怎地,竟觉心胆俱裂,万事抛却,平日的规矩体统尽忘,“噌”地一声便霍然立起!
贾母在上首瞧见,不由沉声发问:“这是怎么了?出了何事?”
王夫人和邢夫人猜到了原因,此刻皆向着薛宝钗暗递眼色,微微摇首,示意她且坐下,莫要惊扰了老太太。
宝钗樱唇微咬,定了心神,扬声回道:“回禀老太太,琮兄弟此刻在府门外,被那江湖上寻仇的强人拦住了去路,情势万分危急,只怕……只怕顷刻间便有性命之虞!”
“什么?”
贾母和身旁正在伺候的鸳鸯,闻言皆是惊得瞠目结舌!
相比贾母单纯的震惊,鸳鸯的脸上明显多了焦急和担忧,手中捧着的细瓷盖碗险险脱手坠地。
凤姐见话已挑明,忙趁机上前一步,急声道:“老太太,事不宜迟!可要立时遣府中护卫前去,搭救琮兄弟?”
贾母急得拍着引枕连声道:“自然要救!快!快叫护卫们即刻前去援手!再速速报官,知会五城兵马司巡卒并锦衣卫衙门!琮哥儿是他们锦衣卫自家的总旗官,正七品的朝廷命官,他们岂有坐视不管之理!”
虽说贾琮前番坚辞了她那二百两银子,态度执拗,令她心中颇不受用,然则他终究是这府里,除却宝玉,最有望光耀门楣的子弟了。
连贵妃娘娘都另眼相待,专门提及,必然是有深意。
若是能救,贾母自然是不想这个庶出的孙子有什么意外,能在锦衣卫闯出一番事业。
毕竟血浓于水,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贾琮现在对贾府有芥蒂,但将来总是能慢慢感化的。
再过些年,宝玉年纪大些,科举出仕,贾琮也能提供一些帮助,辅佐宝玉延续贾家的繁华。
于是,本来其乐融融贾母院,顿时乱作一团,前呼后拥的朝着贾府外走去。
宝玉本来正吃着酒、看着戏,和姐姐妹妹们打闹着,好不畅快,忽被这意外打断,心中好不扫兴,只觉闷闷的。
尤其眼见宝姐姐满面焦灼,步履匆匆走在最前头,浑顾不上理会自己;身畔的林妹妹亦是蛾眉微蹙,那一双惯会传情的妙目,此刻竟也不瞧向他,反似含着几分忧色;便是那素未谋面的湘云妹妹,略略打听得几句,一双杏眼也睁得圆圆的,显出十足的好奇来……
至于迎春姐姐、探春妹妹,那关切之情更是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宝玉心中益发不是滋味,只觉一股被冷落、被撇下的酸楚涌上心头,仿佛这些姊妹们顷刻间便要离他而去!
那贾琮前番的讥讽嘲弄,他倒不甚记恨;唯有一点,他万万不能容忍——竟有人要来分薄了姊妹们待他的心!
独独惜春妹妹,闻听贾琮遭人寻仇,仍是神色淡淡,并无异样。
这也难怪,惜春素日里,原就是个对诸事诸人皆漠不关心的性子。
“哼!”宝玉忽地气咻咻嚷道,“那等功名利禄熏心的蠢物,整日里只知打打杀杀!如今惹得仇家上门,岂非咎由自取?他既能杀人,人便杀不得他?咱们何苦巴巴地去救?他死他活,与我们什么相干?依我看,死了倒干净!”
林黛玉在一旁,见他神色不对,心知他又犯了痴性,忙轻声劝道:“快收了你这混账话罢!仔细叫人听了去,传到老太太耳朵里,岂不寒心?又该说你糊涂了!”
宝玉见黛玉那双含愁带露的秋水明眸盈盈望着自己,心中顿觉熨帖,暗想:到底还是林妹妹待我最好,与旁人不同,终究只悬心我一个。
如此一想,心气便平复了几分,也不再使性子,只闷闷地、不情不愿地随着众人,挪步往府门外行去。
走着走着,没来由地暗忖道:那寻仇的江湖人,既敢直闯这宁荣街来动手,想来必是有了万全的把握,定能得手无疑了?
(新的一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评论~)
小说《惩恶扬善》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