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作家“老荷踏波”编写的《我的爱人化蝶了》,小说主人公是竹喧茶仙子柳小蝶钟山,喜欢看都市日常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我的爱人化蝶了小说最新章节第73章,已经写了253778字。
我的爱人化蝶了免费阅读,我的爱人化蝶了章节目录,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9.抢板凳十几张屁股很不耐烦,于是一起齐心用力,不到两分钟,就不动声色地将前面的屁股挤下去,顶上了更新的屁股不经意间,时代掀开新的一页。越来越多的人,往外流动。先是农民,滚滚流向百余公里外的武汉、千余…
《我的爱人化蝶了》小说最新章节试读:46.渴爱人,我再也不会让你从我人生中失踪了!白灵灵打开门,露出一张无限欢喜的笑靥。她嗔怪说,还以为你逃婚玩失踪了呢?我进门,她砰一声关上门,扑进我怀里。她的体香混合着满室茶香,缠绕着我,淹没我,沁入我肉里、骨子里。所有的芬芳中,她的体香卓尔不群,鹤立鸡群,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其他的芬芳,普洱的沉郁、龙井的高贵、信阳毛尖将熟
《我的爱人化蝶了》精彩章节赏析
9.抢板凳
十几张屁股很不耐烦,于是一起齐心用力,不到两分钟,就不动声色地将前面的屁股挤下去,顶上了更新的屁股
不经意间,时代掀开新的一页。
越来越多的人,往外流动。先是农民,滚滚流向百余公里外的武汉、千余公里外的广州和上海。随后是教师等公职人员。吸引人员外流的,除了比信阳高几倍十几倍的薪酬,还有更开放的大环境, 更多的个人发展机遇。
滚滚红尘是诱人的鸦片,世人们宁愿吸食上瘾之后,痛苦地死去,也要在红尘中过上一把瘾。
大城市呼喇喇兴起的私立学校,开始向中小城市发展。书院的人丁,渐渐兴旺起来。
苏桐大师仿佛贤山学院那棵千年银杏,沉心静气,盘踞在书院的历史和现实的条条脉络中。
苏桐安慰书院的弟子们说,咱们还是读书人,不要两眼只盯着钱。咱要修身养性,守住初心。
钟山却觉得机不可失。
他研究了西湖龙井茶叶的销售模式,又专程去武夷岩茶基地学习,愈发觉得时不再来,眼下正是垄断信阳毛尖,组建毛尖茶叶集团的绝佳时机。他联系了一家培育、孵化上市企业的咨询公司,咨询公司说,四川峨眉山和云南普洱都在酝酿上市,信阳毛尖完全可以做大规模,到资本市场圈钱。
资本市场是什么?怎么圈钱?他还不明白这些游戏规则。但上市公司他知道。他对财富有天生的敏感。贤山书院里,他不是对财经知识最专业的人,却是最有悟性的人。
借助省、市领导的高度关爱,信阳红发展势头很猛。他从不怀疑信阳人的创新能力——不就是模仿吗?他先行一步,装了一大车收购的信阳茶叶青刁(鲜叶),一路洒水保鲜,千里迢迢赶到武夷山自己熟悉的茶场,委托技术最好的炒茶师,分别按照岩茶、正山小种、大红袍等的工艺试炒、试制。茶叶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农产品, 信阳当地种植的茶树,本来就和福建茶树渊源深厚,近几十年更是直接引种福建大白毫。信阳的青刁,和福建茶树采摘的青刁,几无差别,而且因为种植的纬度高、虫害少,污染更低。炒茶师们小试牛刀,调试了几次,就拿出了信阳红茶的一期试制品。行家们一品鉴,很满意。他给新茶品取了个名字:云雾信阳红。
资本从来追腥逐臭。信阳发力红茶的信息,引发全国茶业关注。福建做茶的老板们,闻讯而动,以招商引资名义,杀入信阳,在茶山买地买山,建红茶加工厂,也很快试制了多款信阳红茶。
市政府出面,请来全国顶级红茶专家,品鉴这些试制的红茶, 改进生产工艺。专家们别出心裁,结合信阳丰富的特产中华板栗和桂花,最终形成了金、黄、黑三色相间,汤色清澈,滋味醇厚清爽, 板栗香与桂花香糅合的“信阳韵”红茶。
云雾毛尖茶叶公司先声夺人,以自己加工的“云雾”信阳红, 解了市领导的燃眉之急,赢得市领导的嘉许。此后,市领导多次组队,率领信阳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北上京师、东进上海,南下福州、广州,以斗茶的形式,借助学习交流的名义,全力推广信阳红,掀起信阳红风暴。各家公司出钱出力,市政府出面组织,在这些中国的顶级城市里,租赁了最热闹的场馆,请来一线明星、知名政要, 汇聚一堂,为信阳红站台。
一时间,信阳红风头无两。跟大别山沾点边的地方,纷纷仿效, “桐柏红”、“南阳红”、“虢国红”等等也借势崛起。
每次赴外地推广信阳红,钟山每次都跟着。最初,他也紧紧追随在主要领导身边,抢镜头、争曝光;一遍遍重复讲解自己产品的特点、优势,讲述借助包装公司炮制的茶叶故事;亲自沏茶泡茶,端给与会领导、专家、记者,希望自家品牌能广为人知。
他记得,还是在福州举办的第一场信阳红推广会上,一名高级别领导来现场视察。一群人蜂拥追随,争着握手、拍照、汇报。视察完展厅全场,领导驻足在一张四五平方米大的茶台头边。茶台是个长方形,为了方便大家汇报,领导在长方形短边(姑且叫着头边吧)微笑着坐下,茶台左边的长边上,陪坐着信阳市和福州市的领导。全场的参会茶商蜂拥而来,挤在领导右首的茶台长边上,抢着跟领导汇报。一张长不过两米的长条板凳,十几个人列队,屁股挨着屁股,满脸堆笑看着领导,屁股暗自发力,你挤我,我怼你,都去拼抢最靠近领导的主位。前面一个人还没汇报完,后面的十几个人心照不宣,暗暗一起用力,就用第二个屁股硬生生将第一个屁股挤出板凳。第一个屁股意犹未尽,还想跟领导汇报,领导已经用温暖的手握住了刚刚上位的茶商的手,听新屁股汇报。新屁股的后面, 十几张屁股很不耐烦,生怕排在后面的自己抢不到时间汇报,于是一起齐心用力,不到两分钟,就不动声色地将新屁股挤下去,顶上了更新的屁股。
钟山年富力强,身体壮硕,有的是定力。饶是如此,他的屁股坐在第一位的时候,也很难顶得住 5 分钟。5 分钟已经是很不容易的成就了,比其他人的一二分钟,强的太多了。再说,该说的也说了,不该说的,五个小时也说不完。这么多人,跟领导说的,领导是个录音机,也记不住几句,多说毫无意义。之所以非要挤上去, 重要的是茶台另一边灯光闪烁的照相机、摄像机。大家都是要给照相机、摄像机看的,一切表演,都为了载入相册、走上屏幕。茶商们要拿和大领导的合影炫耀,展现给生意伙伴和产品用户,做最牛的广告宣传;领导呢,则是日常工作,以此展现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客商和人民群众的亲切随和。一切现场,都是剧场。严格说来,现场的所有人物——包括物,比如茶台,比如那张两米多长、承载了很多屁股的板凳——都是搭档、同谋、伙伴,演对手戏的对手。
钟山有的是经验和智慧。他已经提前给了现场两个记者丰厚的红包。那两个记者一个是报社的专职摄影,一个是电视台的摄像。他们都是从信阳随团来的。他们知道怎么拼抢位置,挑选角度,拍摄让人满意的图像、视频,剪出最好的节目。
在福州会场,钟山当仁不让,和领导亲切交流的效果很好。后 来在上海,在东方明辉塔下,中国海派清口艺术表演家周大师到场,现场和参会茶商们互动。周大师当年正红,还没来得及犯后来那些 招致封杀演出的错误。开始的时候,周大师亲自插科打诨、穿针引 线,秩序井然。他嬉笑怒骂,引经据典,无伤大雅地调侃着信阳人, 变着法吹捧信阳地方官员和信阳百姓,充分满足信阳人的自尊自信。他和他的团队,显然认真做了功课。所以现场上妙语连珠,金句不断。即便是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大实话,他也能抑扬顿挫,洋腔怪调,说的让人忍俊不禁。海派清口的鼻祖,拍马屁的水平就是不一般。
到后来,自由交流环节,工作人员在现场扎了两根立杆式话筒, 周大师站在右侧,示意开始。云雾毛尖茶叶公司体量最大,自然应该第一个上场。钟山当仁不让,器宇轩昂地上场,和周大师亲密互动。几分钟后,一群茶商急不可耐,冲上舞台,把他和周大师隔开,把周大师围在中间,递名片、拍合影,争相推介自己的企业和产品。
周大师应接不暇,却更加精神。名人效应如此火爆,他有理由得意地享用大家的追捧。
钟山护着话筒,退出旋涡中心,成为局外人。目睹局内的喧嚣, 若有所思。
这样的场景,在以后的大型展销推广中,继续上演。
一个六一儿童节,书院赞助了山下幼儿园。钟山受邀下山参加儿童节互动。其间,孩子们表演了一个抢板凳的节目:老师在场地中央摆了一把低凳,七八个儿童上场,规定在截止的时间点,谁占据了凳子,算谁赢。
凳子在舞台中央,音乐响起,孩子们上场,围着板凳转圈。音乐一停,老师喊一声,抢!孩子们就纷纷垫起屁股,去抢板凳。就一张凳子,一群屁股,孩子们你推我搡,拽的拽、夺的夺,有的急、有的叫,闹成一团。孩子们也就三四岁年龄,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竹喧看了,悚然惊醒,羞愧难当。妈的,我们抢板凳的样子, 多丑陋不堪啊!
从此以后,他不再与人拼抢舞台,争抢聚光灯。占有的姿势, 何必如此丑陋?不就是名利吗?窘迫困顿的时候,挣钱固然要俯首屈膝;但豪富之后呢,名利不应该是装点尊严的锦衣华服吗?咋能因为名利,全不顾斯文?
他不动声色地转变为旁观者、俯视者。这一俯视,他就站到更高的维度,有了新的思考。
那时茶叶行业一片喧嚣。但是,整个行业散、小。因为门槛低, 毫无科技含量,几乎谁都可以入行从业。从茶农手里低价收购,运到天南地北,有朋友找朋友,有亲戚投奔亲戚。赠送亲友两斤茶叶, 卖掉两斤就够本钱,再能多卖点,就有利润。小商小贩,以此足可谋生。有大人脉的茶商,亲朋故旧在大单位、大企业的关键位置上, 动辄可以采购数百斤、上千斤。高档的,豪华包装,送给领导、关系部门;中档的,作为单位福利,发给员工,人人高兴。这种茶商, 盆满钵满,轻松发财。
龙井、普洱、乌龙等茶系,早已成立了很多大集团公司,不仅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攻城略地,在机场、高档酒店扎根,更在三四线城市落地生根,安营扎寨。对比之下,信阳毛尖这种销售,显然没有前景。那么,能否仿效其他茶系,进军一线都市?
他带着慧明,第一站开到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规模巨大,他俩去逛逛,居然发现一家信阳毛尖专卖店。店老板刘总是潢川老乡,老家有茶场,已经来北京多年。刘总热情鼓励他,来吧,市场还行,能赚钱。信阳毛尖太少,不成规模,北京好多店铺里,卖的都是假信阳毛尖。我们自己的生意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去管?北京市场大,我早就盼着信阳的老乡们多来几个人,多开几家店,把咱信阳毛尖做大做强。
他信心倍增。在刘总帮助下,在中心地带找了一家四星酒店。在酒店大堂一角,租赁了 50 平方米的店面。连房租带装修、铺货, 花了将近五百万,开设了第一家信阳云雾茶业集团北京形象店。
北京店开张之前,他给市里的铁书记做了专门汇报。铁书记很高兴,热情鼓励。正值信阳红风暴一周年,书记让政府借机举办第二次信阳红北京推广会,组织各家茶企到北京学习云雾毛尖集团形象店经验。
铁书记亲自出面,邀请了省里相关部门领导,请了省市媒体。开张那天,四星酒店宾客盈门。信阳官方部门、茶叶业界有点头脸的,都受邀或被组织过来。省里相关方面和信阳周边产茶市县, 也派人前来祝贺。
剪彩仪式上,当红女星、热播剧《江河》女一号菲菲惊艳亮相, 为现场嘉宾表演信阳红功夫茶。
信阳和北京相距一千公里,大家到北京倒是不少,但面对面地 和当红明星在北京城信阳人的茶叶形象店里喝茶对话,还是第一次。现场一片欢腾。
慧明一身旗袍,招呼客人,陪伴铁书记和女星。铁书记亲切地和女星菲菲畅谈信阳毛尖的前世今生,妙语连珠,不时引发一片欢声笑语。屏幕上的菲菲,美貌惊人。大家以为不过是化妆技巧高超。现场面对面一看,这女星五官精美,星眸流盼,气场强大,居然比屏幕上的形象更生动引人。
互动环节,各家茶企代表蜂拥而上,围住女星菲菲。抢板凳的游戏,再次开演。只是,这一次,他从抢板凳的,变成摆设板凳的。女星是他花了五十万请的。演艺行业明码标价,这个女星出场市面价八十万。他亲自和女星的经纪人讨价还价,让女星支持信阳老区发展,给个友情价。签好协议后,女星、经纪人和他吃了一顿饭。女星倒不是想象中那种嗲声嗲气、扭捏作态的人,居然对信阳有几分了解。可能他也给了女星不错的印象,至少不认为他毫无修养、谈吐粗俗。双方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估计要考虑电视片形象,女星今天盛妆出场。聚光灯下,另有一份惊艳。一旁的慧明,清水芙蓉,更有韵味。
慧明听说了重金邀请菲菲后,担心地说:“这么高的价钱,值吗?苏桐院长会同意吗?”
他说:“干吗要苏桐院长知道?咱要一炮打响北京店,没过硬的投入能行吗?特别是云雾信阳毛尖集团公司,没个牛逼的形象代言人,怎么能脱颖而出?”
他没告诉慧明的是,如果现场没有惊艳和惊奇,其他参会茶叶企业,怎么会放下架子,自觉融入云雾毛尖集团的盛宴——争抢他钟山摆设的小板凳?!
现在,盛宴开始了。他不用担心了。大家都是俗人,没有几个人能抵抗美色的诱惑,能不对权威膜拜、对名利追逐。
他站在宾馆大堂另一侧,微笑着,看着眼前的热闹。
他很快在全国各个大城市完成形象店的布局。不仅是中心城区, 机场候机大厅、火车站、高铁站,只要客流量足够,还有合适的场地,他都尽可能租赁下来,按照北京形象店标准,装修开业。
按照咨询公司的设计,下一步,只要云雾信阳毛尖集团名下有万亩茶叶生产基地,基本就可以完成上市准备。
万亩茶园,不是一个小数目。琢磨了好多遍,他接受了咨询公司的建议:收购当地茶农茶山林权证,茶山权属归到雨雾毛尖集团旗下,茶山继续交给茶农经营管理,但所生产茶叶全部由云雾毛尖集团收购。
“咱掏钱买了一头羊,羊放卖家那养着。咱要收购羊毛,咱的羊的羊毛,咱还得再掏钱购买。这成本得是多高啊?” 慧明不解,问。
他说:“咱买的是茶山,不是羊。羊能生崽子,茶山不能再生茶山。茶农一家四口人能打理三十亩茶山,也能打理一百亩茶山。咱们公司一个人平均年工资五万元,四个人得二十万元。万亩茶园, 就算一人打理二十五亩,也需要四百人,年工资两千多万元,还不算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等等一应费用。”
他顿了顿,看着慧明。他眼里的意思是,这么浅显的道道,还不懂么?
“眼下茶山、农田还不能买卖,咱要怎么做,才能凑够万亩茶园?更关键的是,咱以扶贫助农为名义收购茶园,政府领导可以名正言顺地扶持,特别是给予银行资金扶持。明白了吗?”
他补充说。
慧明忧心忡忡,说:“还是不太明白。这样高的成本,将来岂不是卖的茶叶越多,亏损的钱也越多?”
他哈哈一笑,说:“傻子,不是有资本市场吗?将来上市了, 股价一拉升,咱高位减持卖掉股票,不就盆满钵满了吗?”
小说《我的爱人化蝶了》阅读结束!